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睡覺時忽然哭醒了——做噩夢

有時候寶寶睡著睡著就忽然哭醒了, 如果不是因為寶寶生病了身體不舒服, 就要考慮是不是寶寶做了噩夢(nightmare)或者是夜驚症(night terror)了。 雖然我們很難從字面上看出二者的差別, 但其實這兩種現象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MOMTALK先來說一下寶寶做噩夢的原因以及應對的方法。

噩夢(nightmare)

1歲左右的寶寶還不能流利地說話, 也無法具體地表達夢境內容, 但2歲左右的寶寶已經可以很清晰地記憶夢的內容了。 但由於這一階段的寶寶還不能明確地區分夢境與現實, 因此寶寶們無法明確地理解夢境裡面出現的鬼怪以及所造成的恐怖感是不會真的出現在現實世界裡的。

Advertisiment

大約要到5歲左右, 寶寶才會在噩夢醒來時出現“啊, 原來是夢”的想法, 這時候才能明確區分夢境與現實。

寶寶做噩夢的原因?

首先, 身體不舒服的時候, 特別是發燒的時候寶寶容易做噩夢。

另外, 在寶寶身體特別疲倦的時候, 睡眠不規律的時候, 有擔心的事情的時候, 以及受到驚嚇時候寶寶也容易做噩夢。

小孩子說自己做了恐怖的夢的時候, 大人們常說“那都是為了長大所以才做的…”, 這並不是全無道理。 在進入成長的新階段的時候(也就是說在寶寶學習到新本領的時候, 比如翻身、爬、走、跑等)寶寶也會做噩夢。

寶寶做噩夢時, 父母該如何應對?

1、孩子還很小不會說話的時候做了噩夢

Advertisiment

當然這時候很難確定孩子是不是真的做了噩夢, 如果寶寶沒有醒, 而是閉著眼睛一直哭的話, 輕輕地拍拍寶寶, 哄孩子再次入睡就好。 不用專門弄醒孩子喂他(她)吃東西。 但是如果寶寶睜著眼睛找媽媽大聲哭, 要把寶寶抱在懷裡, 讓孩子感覺舒服。

2、已經會說話的孩子做了噩夢

孩子在半夜突然跑到父母的臥室, 可能是在夢中看到了鬼怪。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大部分父母可能會對寶寶說“哪有鬼呀?沒有那種東西, 那些都是夢。 “但這並不是正確的方式。 雖然寶寶看到的鬼怪在離開夢境後會消失, 但是寶寶所體會的恐怖感卻並不會消失。

這個時候應該給寶寶安全感, 把寶寶抱在懷裡, 告訴孩子現在已經安全了。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看到寶寶哭而失去冷靜, 那麼寶寶就會因為父母的行為再次受到驚嚇, 更加感到不安。 因此這時候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 表現出平靜溫和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抱著寶寶, 與寶寶一起唱歌, 給寶寶念書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戰略合作夥伴Momtalk代表韓國的懷孕育兒資訊平臺, 為您提供全面的育兒資訊、孕期資訊、韓流趨勢及韓式料理等, 母嬰社區的好禮活動正在進行中!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