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睡覺打鼾是病嗎

有的媽媽發現自己的寶寶晚上睡覺鼻子吸氣嘴巴呼氣而且還有鼾聲, 為什麼寶寶會打鼾呢?是不是寶寶生病了?寶寶打鼾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從醫學上講, 打呼嚕或打鼾又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是睡眠過程中發生的一種呼吸障礙。 打鼾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睡眠現象,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司空見慣的, 而不以為然, 還有人把打呼嚕看成睡得香的表現。 其實打呼嚕是健康的大敵, 由於打呼嚕使睡眠呼吸反復暫停, 造成大腦、血液嚴重缺氧, 形成低血氧症, 而誘發高血壓、腦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絞痛。

Advertisiment
夜間呼吸暫停時間超過120秒容易在淩晨發生猝死。 那麼寶寶為什麼會打鼾呢?

造成寶寶打鼾症狀有多種原因, 一般寶寶打鼾的主要原因有:

1、仰睡(面向上)時易打鼾, 因面部朝上而使舌頭根部因重力關係而向後倒, 半阻塞了咽喉處的呼吸通道。

2、嬰幼兒本身的呼吸通道, 如鼻孔、鼻腔、口咽部比較狹窄, 故稍有分泌物或粘膜腫脹就易阻塞。 故半歲之內的嬰兒時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嚨有雜痰音, 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3、當感冒造成喉嚨部位腫脹、扁桃腺發炎、分泌物增多時, 更易造成氣流不順而鼾聲加重。

如果是有家族史的話, 最好去醫院看看, 如果很嚴重影響寶寶呼吸, 或者打呼的狀態一直存在, 也有可能增殖體肥大,

Advertisiment
要動手術的, 如果打呼很嚴重沒有改善的話, 趁早去醫院看看。

當然並不是所有寶寶打鼾都是病。 有些新生寶寶有時也會“打呼嚕”, 這是由於吞噎的關係, 有些嬰兒的喉部會有奶塊淤積, 一方面使嬰兒吃奶不順, 另一個結果就是使氣道不順, 造成嬰兒睡眠時打呼嚕。 媽媽給寶寶喂好奶後, 不要立即將寶寶放下睡覺, 而應將他抱起, 輕輕拍其背部, 就可以防止寶寶因奶塊淤積而打呼嚕。 如果奶塊淤積較嚴重, 已經影響了餵奶, 只需要往鼻腔裡滴1~2滴生理鹽水, 稀釋一下奶塊就這樣就可以解決寶寶打呼嚕的問題。

小兒打鼾的病人多是因為鼻咽部腺樣體及扁桃體肥大或者有顱面結構的發育畸形。 由於氣道阻塞性病變較為明顯,

Advertisiment
容易發生呼吸暫停, 從而出現缺氧, 影響小兒的正常發育和學習, 已經有報導稱嚴重的打鼾可以引起小兒的癡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夜間打鼾, 並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嗜睡, 記憶力下降, 學習成績差, 首先要到耳鼻咽喉科檢查鼻咽及扁桃體。 如果明顯肥大, 則要進行相應的治療。

兒童打鼾會使睡眠品質下降, 影響身體的發育, 特別是在智力方面, 影響更大。 對兒童來講, 打鼾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礙危害很大, 會造成睡眠時間的改變, 使睡眠的連續性中斷, 睡眠品質下降。 而睡眠狀態, 特別是深睡眠狀態下, 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腦部會釋放出大量的生長激素, 以促進孩子身體各個系統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睡眠品質一旦下降, 勢必使釋放的生長激素減少, 影響發育, 如個子矮小等。

另外, 充分的睡眠對於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至關重要, 睡眠障礙會使大腦經常出現一種缺氧狀態, 不僅使兒童智力發育不好, 也可能影響到大腦的其他方面, 甚至包括心臟。 澳大利亞一家兒童醫院的研究表明, 打鼾孩子的智商、記憶力和注意力均顯著低於無打鼾的孩子, 其中以注意力缺陷最為顯著。

兒童的骨骼, 胸廓, 肺功能都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 如果發生睡眠呼吸障礙, 胸廓的負壓增加, 可能造成輕微的畸形, 長大後成為疾病隱患。 嬰幼兒更要小心這種症狀, 因為一旦出現睡眠呼吸障礙, 甚至可能造成嬰兒在睡眠過程中因為過度缺氧而猝死。

Advertisiment

兒科專家提醒兒童打鼾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同時注意飲食平衡, 保持作息時間有規律性。 如果發現孩子睡眠過程中有打鼾, 呼吸不暢, 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情況。 睡眠時打鼾、張嘴呼吸代表上氣道通暢度不良, 應懷疑腺樣體和\或扁桃體肥大。 藥物治療效果甚微。 是否手術治療, 應結合梗阻程度和睡眠呼吸暫停情況而定。 睡眠呼吸監測可觀察睡眠呼吸暫停情況。 長期打鼾, 可造成兒童上頜外凸, 關鍵是慢性缺氧可影響大腦發育和性格異常, 還可能影響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