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燒治療11個錯誤做法,你錯過嗎?

寶寶發燒11誤區, 你錯了多少?

誤區1: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事實:兒童感覺到熱的原因有很多。 用力的玩、哭, 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 或在熱天處於戶外等, 都會使身體發熱。 但這些情況下, 孩子的皮膚溫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 當以上原因被排除時, 如果孩子仍感到發熱或不舒服, 則有80%的可能是真的發燒了。

以下是量體溫時的發燒標準:

肛門、耳朵或顳動脈:38℃及以上;

口腔:37.8℃及以上;

腋窩:37.2℃及以上。

誤區2:發燒對身體有害

事實: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 是身體保護機制之一。 普通發燒(37.8—40℃)可以幫助生病兒童抵抗體內感染,

Advertisiment
通常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誤區3:發燒會燒壞大腦(發燒超過40℃是危險的)

事實:發燒合併感染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 體溫高於42℃時, 發熱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 並且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時, 體溫才會高到這種程度。 (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裡)

誤區4:孩子很容易因發燒導致驚厥

事實:只有4%的兒童會發生熱性驚厥。 熱性驚厥多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 眼球上翻, 面部肌肉僵直, 痙攣或抽搐等。 即便沒有藥物治療, 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緩解, 所以家長最好不要隨意搬動孩子, 注意保持孩子頭部側向一邊, 以防誤吸造成窒息。

誤區5:熱性驚厥是有害的

事實:熱性驚厥雖然看起來可怕,

Advertisiment
但它通常會在5分鐘內停止發作, 並且不會造成身體的永久損傷, 不會令兒童有更大風險。 但是在下次發燒時, 可能會有復發傾向。 如果驚厥現象超過5分鐘, 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誤區6:治療發燒必須吃藥

事實:通常孩子的體溫未達到38.5℃時, 是不用進行處理的, 多喝水就可以。 但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哭鬧、臉色蒼白發灰, 就需要治療。

誤區7:如果不及時退燒, 體溫會一直升高

事實:這是錯誤的。 大腦內有恒溫調節器, 所以由感染引起的發熱, 體溫常會在39.5—40℃達到最高點, 而很少會超過40.6—41.1℃。 即便是後者, 身體也並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

誤區8:體溫降不下來, 導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嚴重

事實:對藥物沒有反應的發熱可能是由病毒或細菌造成的,

Advertisiment
與感染源的嚴重性無關。

誤區9:體溫降下來後, 就不會再反彈

事實: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 因此, 當藥力逐漸減弱, 體溫就會回到原來的水準並需要再次治療。 只有徹底制服了病毒時, 發熱才會消失。

誤區10:如果發熱時體溫很高, 說明病情很嚴重

事實:發熱時體溫高, 引起的原因不一定嚴重。 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來病得很厲害。 那麼病因可能會比較嚴重。 小部分的重症發熱會出現沒有精神、服藥後發熱症狀仍然持續不退, 以及面色發灰等現象。

誤區11:口腔溫度在37.1—37.8℃是低燒

事實:在這範圍內的溫度是正常的。 體溫在一天之中是有變化的, 它一般會在下午和傍晚時達到最高點。 而低燒的真正範圍是37.8——39℃。

Advertisiment

最後, 請記住, 發燒是個好事情, 它能幫助孩子擺脫感染。 請用積極的心態來應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