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發低燒怎麼辦?


寶寶發低燒, 在醫學上是指寶寶的腋下體溫在37.5~38°C之間。 當然, 如果寶寶的體溫比平常要高, 即使不到37.5°C, 你可能總會有些擔心。 其實, 如果寶寶真的是由於生病而發燒的, 多半同時會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現。 如果寶寶沒有明顯不適, 體溫略有升高很可能是正常的。 通常來說, 寶寶體溫升高的原因包括:1. 自身體質原因:寶寶自身代謝快, 體溫波動在1°C以內都算正常。

2. 天氣原因:和夏季高熱天氣相關, 寶寶的水分補充不足、出汗少, 導致體溫升高。 等天氣轉涼後, 寶寶的體溫就會恢復正常。

3. 飲食因素:寶寶有不消化、積食的現象。

Advertisiment
他很可能會有低熱、不愛吃飯、嘔吐等症狀。 這個時候, 可能需要做飲食調整或用幫助消化的藥物來治療。

4. 感染性低熱:寶寶患病後因治療療程不足, 會出現病情反復, 同時, 還會有間斷性的低熱現象。

5. 感染後低熱:寶寶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腦炎等傳染病後, 調節體溫的機能沒有完全恢復, 導致低熱不退。

6. 慢性☆禁☆感染性低熱:如結核、慢性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泌尿系感染等, 導致寶寶出現連續性的低熱。

7. 非感染性低熱:如果寶寶有血液疾病、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疾病, 可能會出現低熱。

如果寶寶的體溫不超過38℃, 一般不建議給寶寶吃退燒藥, 因為小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是很完善, 在低於38℃用退燒藥後容易出現低體溫(低於36℃)現象。

Advertisiment

在寶寶發低燒的時候, 你可以多給寶寶喝水, 但要注意少量多次, 每次20毫升左右。 同時, 你還要注意尋找引起低熱的原因, 對症治療, 寶寶的體溫自然就會恢復。

同時, 你也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 比如用溫水給寶寶擦洗頸部、腋窩、肘窩、大腿根等有大血管的部位, 以皮膚微微泛紅為宜。 注意不要用酒精。 如果是冬季, 或者房間裡涼, 給寶寶擦洗後還要注意保暖。

如果寶寶發低燒的時間超過1周, 你最好帶寶寶去看醫生, 醫生應該會根據寶寶的症狀, 選擇取血、拍片、B超等檢查方式。 如果寶寶持續低燒的時間超過2周, 醫生可能還會給寶寶做更深入的檢查。

寶寶由於生病而發低燒的時候, 大多會沒有力氣,

Advertisiment
不想吃東西, 所以, 你除了積極配合醫生外, 還要更關注寶寶的日常飲食, 多增加食物的花樣, 儘量注意食物軟爛, 保證孩子的營養。 奶、肉類(可以吃雞、魚等)、蔬菜(綠色葉菜要增加)等都要吃, 同時控制零食。 此外, 還要保證寶寶每天的飲水量, 檢驗寶寶喝夠水的最好辦法, 就是看小便的顏色是否清亮。

另外, 如果寶寶是由於感染原因而發低燒, 醫生經過診斷給開了抗生素來治療, 你要給寶寶使用一個療程(通常3~5天或體溫正常2天以後)。 如果中途停藥再用, 會影響療效且容易產生耐藥性, 也可能使病情反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