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為什麼會得甲溝炎 都是因為家長修剪趾甲犯了這些錯

前幾天看到一位媽媽發的微博, 她譴責自己, 說是因為只記得原因, 害得寶寶得了甲溝炎。 現在寶寶的兩隻腳的大拇指兩側紅腫, 皮都脫落了一層。 看著寶寶疼痛的樣子, 她更心痛, 而且, 寶寶現在10個月大, 真是學走路的時候, 她害怕寶寶因為疼而不肯學走路了。 而且, 又聽說, 這種病症, 去醫院看, 醫生一般都會說拔掉指甲蓋……現在她真的是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發生嵌甲的現象,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 可能有些是因為遺傳, 但小孩排除遺傳因素, 很大一部分小朋友, 嵌甲的發生都是因為家長的錯!她們在為寶寶剪指甲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方式方法的錯誤, 才會導致包包得了甲溝炎。

什麼是嵌甲?

嵌甲, 是指趾甲長到肉裡。 嵌甲是一種常見的足科病, 其發生原因是由於趾甲邊緣修剪的過深、過低, 加上穿尖頭的、瘦型鞋擠壓腳趾所致。

在發生嵌甲後, 甲溝處會更加容易藏汙納垢, 從而引起細菌繁殖, 造成感染, 形成甲溝炎, 嚴重的話會有膿液流出。

現在季節相對比較悶熱, 若孩子在室外活動多了便容易患上甲溝炎, 且有些孩子年紀較小, 不會自理, 患上甲溝炎後任其發展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 一旦發現甲溝炎應即使到正規醫院看診。

那麼孩子患甲溝炎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不正確的修剪趾甲。

不正確的修剪趾甲,

Advertisiment
以至於細菌從受傷處入侵感染。 趾甲剪得太短, 旁邊的軟組織因為沒有趾甲覆蓋, 會往上長, 結果趾甲長出來後, 就刺到軟組織內。

2、不注意個人衛生。

孩子沒有衛生意識, 不愛乾淨, 腳趾藏汙納垢易滋生細菌, 若再加上患者經常拔除倒刺, 便更加容易造成局部損傷而反復感染。

3、穿鞋不當。

孩子成長較快, 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換鞋子, 若鞋子小了, 前面太窄, 會把足趾的軟組織擠起來, 時間一長, 也會形成嵌甲。 而過於寬大的鞋子會造成腳趾活動摩擦, 也容易形成嵌甲。

嵌甲的發生多數是有家族史的, 所以嵌甲的發生要怎麼預防和處理呢?

一、 輕微嵌甲

1、為無形中增加趾甲和甲旁組織的接觸面積, 在平日裡最好不要將趾甲剪成弧形,

Advertisiment
而是把趾甲剪成一條直線, 從而讓壓力分散。

2、因為球鞋足尖窄, 會容易將肉擠進趾甲裡, 且不通風透氣、潮濕, 更容易導致細菌的滋生感染, 所以在平時儘量不要穿球鞋。

3、可將趾甲稍微留長, 再剪成正確的形狀, 或者用棉花墊高趾甲, 矯正趾甲的生長方向, 同時也可防止趾甲繼續向“肉”裡生長。

二、 嚴重嵌甲(紅腫、疼痛甚至有膿液流出)

1、若輕微嵌甲治療方案不行, 可將寶寶的腳浸泡在溫水中, 以軟化趾甲, 每天溫水浸泡4-5次, 每次10-15分鐘即可。

2、趾甲感染嚴重時, 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進行處理。

如何正確的給寶寶修剪趾甲?

錯誤的修剪趾甲方式會導致寶寶發生嵌甲甚至甲溝炎, 所以家長給寶寶剪兩腳趾甲時要留白1mm,

Advertisiment
剪成方形(趾甲的頂端成直線形), 而三角形、圓形(兩頭較短的弧形)都不是正確的形狀。 另外, 趾甲的長度應超過足趾的皮膚。

所以, 家長一定要記住, 在為寶寶剪指甲的時候, 請選擇正確的修剪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