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倒視”的現象

所謂“倒視”就是孩子總是倒著看書看畫, 倒著拿玩具等等。 做家長的很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其實說怪也不怪。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多出現在幼兒期的寶寶身上。 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寶寶為什麼會出現“倒視”的現象呢?

美國心理學家斯卓登曾經戴了一副類似照相機作用的特製眼鏡, 於是, 他看到的一切都倒了過來。 可是, 大約4天后, 他看到的景物又都是正立的了。 原來, 他大腦已適應了這種倒過來的圖像。 可當他摘下副特製眼鏡, 他眼前的圖像又變成倒置的了。 再經過一段時間, 才恢復了正常視覺。

Advertisiment

由於3歲以下的幼兒大腦皮層的發育還未成熟, 當他拿起書本觀看時, 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印象反而是正立的, 所以這些孩子往往都是不由自主地倒著看書。 由於小兒缺乏完善的綜合分析能力, 由於個體差異比較大, 每個幼兒倒視持續的時間是不相同的。 但是經過父母正確引導和糾正, 倒視持續的時間可以縮短一些。 一般來說, 幼兒倒視需要幾個月後才能逐漸消失, 有的持續時間還會長一些。

眼睛就象一架照相機, 外界物體的光線, 經聚焦後, 在視網膜(相當於照相底片)上形成一個倒像。 這種倒像傳導到大腦, 經綜合分析, 倒像就被糾正成正立像了。 因此, 我們平時所觀察和感覺到的各種外界景象都是正立的倒像。

Advertisiment

不過世界上還真的有一輩子都是在倒視的人。 比如在巴西有人叫做裡貝羅的人, 所有的檔和書都是倒著看的。 看人也是都是倒立的, 不過他習慣了也沒影響他的正常生活, 所以孩子倒視不用太擔心。 首先是孩子隨著電腦的功能發育, 倒視自然消失, 還有就是, 在極端的情況下, 倒視現象沒有調整過來習慣了之後也不會有多大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