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濕疹怎麼治療?

嬰兒濕疹又稱“奶癬”, 是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病, 多在生後2-3個月發病, 1 歲以後逐漸好轉。 濕疹多呈對稱性分佈, 好發於前額、臉頰、下頜、耳後等處, 嚴重時會擴展到頭皮、頸、手足背、四肢關節、陰囊等處。 濕疹的特點為不規則型皮疹, 先表現為針頭至粟粒大的紅斑點和紅丘疹, 進一步發展為小水皰、水皰破裂後流黃色滲液, 水幹後形成黃色痂皮。 濕疹急性期有劇烈瘙癢, 尤其在晚上, 寶寶常常因此煩躁哭鬧而影響睡眠和進食。 如果繼發感染, 寶寶還會出現全身症狀。 嬰兒濕疹應與嬰兒脂溢性皮炎鑒別,

Advertisiment
後者多為生後第3~4周開始發病, 好發于皮脂腺豐富的部位, 如頭皮、耳後、眉間、鼻翼等處, 表現為暗紅色斑上附著油膩性灰黃色鱗屑, 其病因可能是受母親雄激素的影響, 使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所致。 因此, 不少媽媽會問:寶寶濕疹怎麼治療?

寶寶濕疹怎麼治療?

嬰兒濕疹輕者不需治療, 但要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 要時可在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癢、脫過敏藥物, 切勿自己使用任何“膚輕鬆“等激素類藥膏。 因為這類藥物外用過多會被皮膚吸收帶來副作用, 長期使用還會引起局部皮膚色素沉著或輕度萎縮。 患兒在停藥後, 往往會復發, 如因搔癢而影響睡眠時, 可請醫生開點鎮靜藥。 如果濕疹化膿感染或小兒因此發燒時,

Advertisiment
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1、總體治療原則:用什麼樣藥物劑型治療濕疹依據濕疹表現而定, 如紅腫明顯, 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 不可用油膏;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

濕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 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凡更換新藥前, 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乾淨。 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小塊濕疹塗擦, 觀察效果, 以決定是否使用。 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對濕疹不嚴重的寶寶, 只需局部用藥, 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 以免引起皮膚損害或感染。

2、冷濕敷

(1)常用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注意一定要使高錳酸鉀完全溶解, 未溶解的高錳酸鉀會燒傷寶寶的皮膚),

Advertisiment
既使創面清潔, 又起到殺菌收斂及氧化作用。

(2)4~6層細紗布, 以不滴水為適度, 將濕紗布敷於創面, 根據濕疹滲出物的多少來決定更換的時間和次數, 當紗布吸收的滲出物已達半飽和程度, 將紗布更換。 每日二至三次。 滲出物多時, 濕敷時更應勤更換敷料, 避免吸滿滲出物的敷料久停留於創面上, 刺激周圍的正常皮膚, 致使創面擴大。

(3)對大面積的濕疹, 應對藥物的性質、濃度和濕敷面積的大小, 給以適當的注意。

(4)如創面紅腫逐漸消退、滲液減少, 創面已乾燥, 即可停止濕敷, 改用糊劑。

(5)冷濕敷時請注意:濕敷面積不能超過全身面積的1/3, 以免過度的體表蒸發造成脫水。

濕敷的液體不宜過冷, 否則易引起代償性的血管擴張而致感冒。

Advertisiment
室溫低時應將藥液加溫後再濕敷。 如有感染者, 用後的紗布應洗淨消毒(可煮沸消毒)後再用。 濕敷液應新鮮配製, 防止因溶液變質影響效果。

3、含皮質激素藥物的應用:

(1)含皮質激素的藥物外搽濕疹療效是肯定的, 對輕症或範圍小的濕疹可以選擇;對面積大的濕疹或反復發作的濕疹, 如果頻繁或大量或長期應用含皮質激素的藥物, 會有全身和皮膚局部的副作用, 全身副作用先不說, 其皮膚局部副作用則提醒我們要慎重選擇。

(2)含皮質激素藥物的皮膚局部副作用較突出的是藥物依賴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 藥物依賴性皮炎指濕疹不能停用皮質激素類藥物。 反跳性皮炎指皮質激素外用後, 濕疹病情可以迅速好轉,

Advertisiment
但一旦停藥後, 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 以致發生膿皰, 濕疹更加重, 當重新塗用激素後, 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 反跳性皮炎再發, 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所以儘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皮質激素類藥物。

嬰兒濕疹的飲食注意事項

飲食不當是引起濕疹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當孩子出現了濕疹後, 除到醫院就診外, 還應檢查飲食餵養是否得當, 盡可能找出致病因素, 才能做到有針對性的治療。 為了防治濕疹, 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儘量採用母乳餵養, 一般來講, 人奶容易引起濕疹, 極個別者也可由母乳引起。

(2)添加輔食時, 應由少到多一種一種地加, 使孩子慢慢適應, 也便於家長觀察是何種食物引起過敏。

(3)如系某些食物過敏,可開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小兒逐漸適應。吃雞蛋時,試著單吃蛋黃,不吃蛋白,必要時可選用植物蛋白質食物。

(4)已患了濕疹的孩子,應避免或減少食魚、蝦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5)給患兒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特質的食物,這樣可以調節嬰幼兒的生理功能,減輕皮膚過敏反應。

(6)避免孩子過胖,肥胖的小兒患濕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總之,只要合理安排小兒的飲食,要配合必要的藥物治療,濕疹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即使一時控制不滿意,隨著斷奶時間的延長,濕疹也會逐漸消失。

也便於家長觀察是何種食物引起過敏。

(3)如系某些食物過敏,可開始吃少量,再慢慢加量,使小兒逐漸適應。吃雞蛋時,試著單吃蛋黃,不吃蛋白,必要時可選用植物蛋白質食物。

(4)已患了濕疹的孩子,應避免或減少食魚、蝦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5)給患兒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豐富維生素和礦特質的食物,這樣可以調節嬰幼兒的生理功能,減輕皮膚過敏反應。

(6)避免孩子過胖,肥胖的小兒患濕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總之,只要合理安排小兒的飲食,要配合必要的藥物治療,濕疹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即使一時控制不滿意,隨著斷奶時間的延長,濕疹也會逐漸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