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流口水到底是不是病?

很多時候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等到成長發育健全後自然會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它其實屬於生理性流口水主要與食物刺激、乳牙萌生有關。

寶寶流口水到底是不是病?

新生嬰兒的唾液腺不發達, 生後第1周, 其唾液的分泌量一晝夜為50~80ml(成年人為1000~1500ml), 僅夠濕潤口腔黏膜, 故此時看不到嬰兒流口水。

寶寶3個月時, 口水的分泌量才會明顯增加。

4~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 食物對神經、唾液腺的刺激較強, 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強, 唾液明顯增多。

乳齒萌生時則會對牙齦感覺神經產生機械性刺激,

Advertisiment
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 而此時小兒口腔較小而淺, 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 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 不能及時將過多的唾液吞下, 導致唾液在口腔內不斷蓄積而外溢。

還有, 寶寶乳牙萌出時, 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 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不適, 刺激牙齦上的神經, 也會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 隨著乳牙的萌出, 牙槽突逐漸形成, 齶部慢慢增高, 口腔底部逐漸加深, 能夠容納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動作逐漸訓練成熟, 能借吞咽來調節口內唾液量, 並能夠將唾液及時咽下, 流口水自然停止。 嬰兒期間流口水多屬於生理性流口水, 是暫時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不治自愈。

5大因素 引起病理性流口水

1、母乳餵養時間過長。

Advertisiment
將母乳餵養延長至1歲以後, 甚至在斷奶以後再添加輔食。 這種做法不利於小兒消化系統的正常發育, 常造成流口水並伴有消化不良。

2、有些父母和親友出於喜愛, 經常捏壓孩子的面頰部。 這種做法容易造成孩子腮腺的機械性損傷, 導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過正常小兒, 從而出現流口水。

3、患有細菌感染性口炎、皰疹病毒引起的口炎、黏膜充血或潰爛, 或舌尖部、頰部、唇部潰瘍等口腔疾病, 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 可導致流口水。

4、有神經系統疾病, 如與流涎相關的中樞、神經傳導通路、神經受損等, 均可造成流口水。

5、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也常有流口水的現象, 同時伴有智慧低下、反應遲鈍、目光呆滯、哭鬧無常、舌頭伸出口外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小編點評:寶寶在高興、嬉笑時, 也會將分泌出來的口水流出口外。 另外, 不少寶寶喜歡將手指、橡皮乳☆禁☆頭等放入嘴裡吮吸, 這樣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 使口水增多。

寶寶流口水到底是不是病?

中醫巧治流口水

在中醫理論中, 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脾胃積熱, 因為廉泉穴乃津液之道路, 如果小兒脾胃素蘊濕熱, 致使廉泉不能制約, 口水就會流出不止。 這時候, 寶寶的症狀可能是口角流口水, 口水粘稠, 甚至還會有口角赤爛、小便赤短、大便乾燥、臉發紅、舌頭發紅, 舌苔黃厚、指紋發紫等症狀。 治療方法就是清熱燥濕瀉脾, 可以用清熱瀉脾散治療。

還有另一種原因是脾胃虛寒。 寶寶脾胃虛寒, 就導致口水不能收住,

Advertisiment
流出不止。 脾胃虛寒的寶寶流出的口水是稀的, 另外還有小便清長, 臉色發白、舌苔薄白, 指紋淡紅等症狀。 治療方法是用“張渙溫脾湯”加味:丁香、木香、半夏、白術、乾薑、益智仁、烏藥。

另外, 還可以用草藥單方。 如用石斛煮水煎服, 如果加青果, 效果更佳, 可以連服5~7天。 或者生薑3克, 甘草6克, 煎水服用, 直到好為止。

巧治寶寶流口水的食療方

一、攝涎餅

原料炒白術20~30克, 益智仁20~30克, 鮮生薑50克, 白糖50克, 白麵粉適量

製作先把炒白術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內, 研成細末;把生薑洗淨後搗爛絞汁;再把藥末同白麵粉、白糖和勻, 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勻, 做成小餅15~20塊, 放入鍋內, 如常法烙熟, 備用。

用法早晚2次, 每次1塊, 嚼食, 連用7~10天。

功效健脾攝涎。 適用于小兒口角流涎。

Advertisiment

宜忌對小兒口腔潰瘍、小兒口瘡所致的流涎忌服。

二、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 白茯苓30~50克, 大米30~50克

製作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乾, 後一併放入碾槽內研為細末;將大米淘淨後煮成稀粥, 待粥將熟時, 每次調入藥粉3~5克, 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湯調藥粉3~5克稍煮。

用法每日早晚2次, 每次趁熱服食, 連用5~7天。

功效益脾, 暖腎, 固氣。 適用于小兒遺尿, 也可用于小兒流涎。

三、薑糖神曲茶

原料生薑兩片, 神曲半塊, 食糖適量

製作將生薑、神曲、食糖同放罐內, 加水煮沸即成。

用法代茶隨量飲或每日2~3次。

功效健脾溫中, 止涎。 適用于小兒流涎。

四、白術糖

原料生白術30~60克, 綿白糖50~100克

製作先將生白術曬乾, 後研為細粉, 過篩;再把白術粉同綿白糖和勻, 加水適量,調拌成糊狀,放入碗內,隔水蒸或置飯鍋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溫熱時嚼服,連服7~10天。

功效健脾攝涎。適用于小兒流涎。

小編總結:如果小兒脾胃素蘊濕熱,致使廉泉不能制約,口水就會流出不止,或者如果寶寶脾胃虛寒,就導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小編在這裡建議家長們可以使用以上介紹的巧治寶寶流口水的食療方法治療寶寶流口水的問題。

加水適量,調拌成糊狀,放入碗內,隔水蒸或置飯鍋上蒸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溫熱時嚼服,連服7~10天。

功效健脾攝涎。適用于小兒流涎。

小編總結:如果小兒脾胃素蘊濕熱,致使廉泉不能制約,口水就會流出不止,或者如果寶寶脾胃虛寒,就導致口水不能收住,流出不止。小編在這裡建議家長們可以使用以上介紹的巧治寶寶流口水的食療方法治療寶寶流口水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