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春節病堪比流感 預防比治療更靠譜!

春節是全家人團聚歡樂的時刻, 有誰願意自己的心肝寶貝生病呢?可是, 每次節假日過後, 尤其是春節臨尾的那幾天, 特別多幼兒紮堆進醫院看病。 連醫護人員都不由得感歎:節日病堪比流感啊!

其實, 醫學上並沒有“節日病”這個病種, 只是每逢重大節日過後, 總有患者既往病症加重或者健康人感到諸多不適症狀, 因與過節密切相關, 俗稱“節日病”。 據醫生介紹, “節日病”最喜歡找上自製力差的寶寶了。 所以, 這個春假, 要過得健健康康的, 爸爸媽媽絕對要全方位預防“節日病”放倒寶寶。


爸爸媽媽假期應注重預防寶寶節日病

Advertisiment

不給寶寶喝過多的飲料

飲料中除了含有一定的營養素外, 在製作過程中常加入色素和防腐劑, 這些物質過量或長期吸收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有些果味飲料並非含有果汁, 只是加入了一些化學香料, 如枸櫞酸鈉。

即使是一些天然果汁飲料, 所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也是有限的。 飲料含糖較多, 會影響寶寶的食欲, 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影響寶寶睡眠。 在冬季, 喝過涼的飲料, 會使寶寶胃黏膜受到寒冷刺激, 血管收縮, 導致消化功能下降, 因此, 一定不要讓寶寶喝過多的飲料。


預防胃腸道疾病, 寶寶飲食要有節制

寶寶飲食要有節制

節日裡, 家家戶戶都準備豐盛的飯菜, 而且節日零食年貨琳琅滿目,

Advertisiment
這些食物往往高糖、高脂、高鹽、滋味厚重, 不易消化吸收, 增加胃腸道負擔, 寶寶吃了那樣吃這樣, 不知不覺吃撐了也不知道, 結果很容易導致胃腸道疾病, 出現發熱、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另外, 要是冷熱食物混合吃, 尤其是先吃熱食後吃冷食, 更容易造成胃內“打架”。 吃過多油膩的食物後腹部受涼, 也是導致胃腸功能失調的原因。

加上節日期間, 飯菜準備得較多, 容易有剩飯剩菜, 如果儲存不當或者時間過長, 飯菜容易變質。 寶寶吃了變質的食物, 就會引發胃腸道急性☆禁☆感染。 又或者是家裡吃火鍋或烤肉, 冰凍的肉類沒徹底熟透就開始吃, 大人腸胃可能沒事, 但寶寶就會鬧肚子了。

所以, 假期裡爸爸媽媽更要注意寶寶的飲食,

Advertisiment
應當儘量按照原來的時間和規律, 飲食搭配也要多樣化, 注重攝入維生素及纖維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 在寶寶吃了熱乎乎的食物後, 避免讓他再吃冰淇淋、喝涼飲料等。 此外, 節假日飲食要節制, 不要過量。


相互串門要注意預防寶寶感染疾病

帶寶寶做客預防感染疾病

節日裡, 人來人往探親訪友熱鬧非凡, 可是, 爸爸媽媽注意了, 過多串門是不利於健康的。 首先是容易感染疾病, 許多傳染病都是通過接觸傳播的。

例如每個見面的親友, 都要對寶寶摸一摸、親一親, 其實這樣對寶寶的健康是有威脅的。 人們的手上和嘴唇上, 會帶有很多的細菌, 在親友們親熱地接觸寶寶的同時, 就可能將細菌傳遞到寶寶的身上。 因此, 即使面對人們善意的熱情,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也應該學會合理地拒絕。

此外, 如果發現朋友親戚家有患病的病人, 要及早帶寶寶離開。 把寶寶手洗淨, 不要馬上回家, 在陽光下多待一會兒, 或在室外多走一會兒, 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其次是容易給寶寶養成不好的習慣, 在家中, 爸爸媽媽有制定一些好的規矩, 但由於串門在外, 不好意思在朋友家教育寶寶, 朋友也會遷就寶寶, 使寶寶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


儘量不要打亂寶寶的正常作息時間

儘量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是病毒密集的地區, 春節前後和春節期間正是流感高發期, 住院人數和門診就診人數都翻幾倍。 爸媽應少帶寶寶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避免感染病毒。 家裡室內應經常開窗通風,

Advertisiment
保持空氣新鮮。 加強戶外體育鍛煉, 注意加減衣服, 多飲開水, 多吃清淡食物。

保證寶寶充足睡眠

節日裡最高興的是寶寶們, 跟著爸爸媽媽去聚會、看電視、逛花市, 好不“嗨皮”喲!然而, 正常作息時間都被打亂了, 寶寶睡眠時間大大減少。 睡眠不足, 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 難以抵禦自然界中病原菌的侵襲, 消化功能也下降, 食欲不振, 甚至患上冬季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疾病。 因此, 爸爸媽媽要注意, 不要讓孩子玩得太晚或者取消午睡, 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時間。

關注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