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春捂有講究 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養生之道網導讀:

俗話說“春捂秋凍”, 有些地方流傳著“二月休把棉衣撇, 三月還有梨花雪”的俗語。 春天到了, 媽媽們怎樣正確理解寶寶“春捂”呢?

乍暖還寒的早春天, 要給孩子 “捂”著點兒, 以便使稚嫩的身體適應這種冷暖氣候的變化, 有利於維護孩子恒定體溫的調節, 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所謂“春捂秋凍”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 春“捂”可不是簡單地不給寶寶褪衣, 這裡可是有講究的。

Advertisiment

先說說為什麼要“春捂”?

首先, “春捂”有利於抵禦風寒。 人體也同自然界一樣, 在春天開始復蘇, 原先處於“冬眠”的皮膚細胞開始活躍起來, 毛孔張開。 這時當冷風襲來時, 就能長驅直入, 使人感到寒冷。

其次, “春捂”有利於適應季節的變化, 在初春時節, 經常有寒流和強冷空氣南下, 導致氣溫急劇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不“捂”著點兒, 就很難適應這種冷暖的變化, 寶寶甚至可能會患感冒、氣管炎等疾病。

Advertisiment
同時進入春季, 病菌大量繁殖, 乘虛侵襲寶寶機體, 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春捂要有度

“捂”也就是說衣服仍應適當多穿一些。 由於春風比冬風柔和很多, 因此可以選擇一件容易穿脫的外套, 既擋風, 又透氣。 但絕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 冷風一吹反易著涼“傷風”。 一般來說, 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超過15℃就要脫掉棉衣, 否則就會超出身體的耐熱限度, 體溫調節中樞就會適應不了, 對健康不利。

此外, 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 春天的氣溫變化無常, 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 春暖花開, 刹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 日夜溫差大於8℃時是捂的信號。

寶寶的哪些部位需要捂?

Advertisiment

1.頭和脖子

寶寶頭部血管比較豐富, 30%左右的熱量由頭部散發, 如果頭部受涼, 寶寶身體的熱量就會散發得較快。 另外, 寶寶頸部的皮下脂肪比較薄, 這個部位受寒, 會使寶寶的抵抗能力下降。

2.小肚肚

寶寶的小肚肚如果受寒, 會損傷他的脾胃功能, 發生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

3.後背

人的後背是陽氣彙聚之處, 受寒很容易致病, 所以, 保持後背溫暖可以預防疾病, 減少感冒。 不過, 保暖也不能過度, 如果寶寶穿得太多, 後背出汗, 反而容易受風, 引起感冒。

4.小腳丫

雙腳離心臟最遠, 血液供應本來就少, 如果受涼, 血液迴圈量會更少, 而且還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及微血管收縮, 使潛伏在鼻咽部的病原微生物趁機大量繁殖, 抵抗力低下的寶寶會因此出現呼吸道感染。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