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春季外出撒歡穿衣有講究

天氣漸漸地暖了, 桃紅柳綠起來, 像按捺不住要抽芽的柳葉。 孩子也在家待不住啦!要出去曬太陽, 要長個啦!

春天重返戶外, 提升抵抗力

冬天, 父母總怕孩子在戶外受涼, 於是, 購物商場、室內遊樂中心、好一些的餐廳甚至超市, 成了冬天孩子遊樂聚會的目的地。 缺乏戶外活動, 讓孩子耐受寒冷的能力降低, 抵抗力減弱, 春天更容易生病。

春天天氣回暖, 沒理由讓孩子宅在家裡, 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曬曬太陽, 跑跳, 可以增強下降的抵抗力。

孩子不是只有玩大型玩具、去新奇場所才有興致, 大自然裡很尋常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就會讓他們喜歡。 記得我女兒3歲的時候, 一次帶她步行去公園, 我和她一起辨認葉子, 我告訴她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 她就摸摸;竹子的葉子有風吹過會嘩嘩響, 她就站在那裡聽聽;楊樹的葉子像小手, 一片一片密密的排在一起, 陽光照下來, 葉子會閃閃發光, 她抬起頭, 看看透過葉子的陽光, 又看看我說:“媽媽, 我覺得特別幸福!”那天, 她一直很興奮。

所以, 和孩子到戶外玩起來吧, 那是一個充滿生機和趣味的地方。 不要總是把孩子放到一個遊樂場、一個早教班, 然後自己埋頭玩手機了。

春季戶外, 穿合適了最重要

天氣暖了出去玩, 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怎麼穿才是最合適。

人們對“要想小兒安, 需帶三分饑與寒”往往隨風忘記,

Advertisiment
對“春捂秋凍”卻總是爛熟於心。 剛開春, 更有理由穿成個球出去了。 結果, 孩子一玩一跑一身汗, 涼風一吹回家就生病了, 下次出來穿的就更多了。

那麼怎麼理解“春捂”呢?怎樣的“捂”才是合適呢?

春天的天氣乍暖還寒, 冷熱交替, 讓人很難掌控。 對於小孩子, 多數時間、多數情況、多數父母都會讓孩子穿的比實際需要的多, 換言之, 多數孩子是處於長期被“捂”的情況下, 所以這個“春捂”對於孩子往往是不適用的。

在早春的季節, 孩子衣著要注意的就是隨著天氣的變化隨時增減, 天氣冷就多穿一點, 氣溫升高, 就少穿一點。 父母可以根據天氣預報、實際的氣溫變化和感覺, 有計劃地給孩子增加衣服, 以孩子不出汗、手腳不涼為標準。

Advertisiment
這裡所講的不出汗, 不是滿頭冒汗, 父母可以把手放在孩子脖子後面或後背上試試有沒有汗。

會走能跑的孩子, 在穿著上不僅不能穿很多, 也要注意選擇穿脫方便不妨礙孩子運動的衣服, 因為孩子活動量非常大, 活動後出汗多, 如果穿的是難穿脫的衣服, 如套頭衫、毛衣, 就會比較麻煩。 馬甲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穿上後孩子的胳膊和手都可以露出來, 利於活動, 而且非常寬鬆, 穿脫方便。

而6個月以下須躺在嬰兒車裡的小寶寶, 也不要給孩子穿得特別多, 可以多蓋幾層小被子, 一旦氣溫升高, 即可拿掉一層。 現在, 停止比畫, 打開門, 操練起來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