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接觸傳染病後怎麼辦?

寶寶接觸傳染病後怎麼辦?兒童傳染病一般發生最多, 在托兒所、幼稚園、學校等兒童密集處, 傳染病容易流行, 小兒接觸到傳染病的機會較多。 那麼, 接觸到傳染病之後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1、認真做好接觸後的消毒工作:接觸病人後, 應用肥皂洗手, 最好能用消毒液浸泡。 與病人共同使用的玩具等物品應用0.5%過氧乙酸揩洗。

2、要盡可能瞭解小兒接觸的是哪一種傳染病:因為每一種傳染病的潛伏期、隔離期和檢疫期均不同, 早期症狀也不同, 而且消化道傳染病和呼吸道傳染病的消毒方法完全不同。

3、要進行檢疫觀察:檢疫觀察是對接觸者進行隔離留驗,

Advertisiment
不讓接觸者在可能的發病期間(指一種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 即檢疫期)接觸其他健康小兒。 這是一項防止傳染病繼續擴散的主要措施。 因為小兒接觸了“第一代”傳染病患者, 自已可以得病後又傳給另一個人。 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可造成流行, 因此檢疫工作十分重要。

在檢疫期間要密切注意有關傳染病的早期表現, 如接觸菌痢病人後, 應特別注意小兒的大便、體溫、食欲等情況;接觸了水痘病人後, 要密切觀察體溫和身體上是否有皮疹出現。 同時, 托幼機構要加強晨檢工作, 接觸者與非接觸者要分班, 也不能招收新的小朋友入託、入園。

4.其他預防措施:在接觸甲型肝炎、麻疹、水痘病人後一周內注射丙種球蛋白,

Advertisiment
可起到預防或減輕病情的作用。 接觸流行。 接觸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人後, 可用複方磺胺甲基異唑(SMZcd)來預防, 每日每公體重50毫克, 分2次口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