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接種疫苗後的護理

接種關

成成被媽媽抱到婦幼保健院, 打了“百白破”預防針, 回家後奶奶說要給成成吃些小魚、小蝦或香菜之類的“發物”, 好讓預防針“發”出來。 外婆卻極力反對, 說一定要“忌口”, 吃“發物”可能使預防針失靈。 弄得媽媽左右為難, 不知該聽誰的。

醫生分析

疫苗一般是滅活疫苗或活疫苗, 其防病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體, 產生能殺滅或抑制病菌、病毒的抗體來完成的, 只要抗原達到一定數量, 身體內就會產生足夠的抗病力, 達到有效預防傳染病的目的, 即使吃“發物”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至於“忌口”(如不能吃雞蛋、魚、水果等)更沒有道理,

Advertisiment
因為打預防針與生病不同, 注射疫苗後獲得的抗病作用主要體現在抗體的品質上, 而抗體實際上是一類特殊蛋白質, 若能多吃點蛋、魚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使體內製造抗體的原料增多, 反倒可以提升免疫力。

過關策略

1.打預防針前, 家長要給寶寶洗澡, 換上乾淨衣服, 向醫生說清楚寶寶的健康狀況, 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

2.打預防針後, 要讓寶寶多喝溫開水。

3.避免劇烈活動。

4.注意觀察, 如孩子有輕微發燒、注射部位局部腫脹、發紅、結硬塊等, 屬於正常反應, 一般在1~2天就會好的。 如果反應加重, 出現高燒不退、紅腫不消、活動力減弱、食欲降低等, 應請醫生處理。

5.飲食照常,

Advertisiment
不必忌口, 可適當增加魚、蛋、瘦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