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拉肚子快一個月了,該怎麼辦?

收到留言:我快瘋了, 寶寶拉肚子快一個月了, 怎麼辦?求助!!!!!!!!!!連打了10個感嘆號, 讓管管們感受到了事情的十萬火急, 於是趕緊回帖問了下情況。

結果發現, 這位寶媽說不出寶寶拉肚子的基本症狀, 而且還在寶寶拉肚子原因不明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各種藥物, 後來去醫院檢查, 醫生問的一些問題她也都答不上來。 最後醫生也無奈了, 只開了一些簡單的藥, 並讓她留心觀察, 過幾天再去檢查。 回家後寶媽依然焦急, 於是就來媽媽幫發帖求助。

這種情況不禁讓小幫出了一身冷汗, 寶寶有任何不舒服, 當媽的著急,

Advertisiment
這是完全能理解的, 但因為著急心亂, 求助時一問三不知, 這讓其他人想幫忙, 也無從幫起啊。

不知道有多少寶媽也是如此, 今天小幫就來說說關於寶寶腹瀉的多種原因, 以及針對不同原因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寶媽們可以學起來, 這樣才能做到急而不亂, 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恢復健康。

正確認識腹瀉(拉肚子)

腹瀉是腸道排泄廢物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應, 通過腹瀉可以排除病菌等有害物質。 所以腹瀉時重要的是要找到原因而不是立即止瀉, 僅僅止瀉更容易導致病菌、毒素、代謝物留在體內, 反而對身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寶寶為什麼會腹瀉

腹瀉的原因有很多, 關鍵還是找准原因對症下藥, 不要盲目止瀉。 腹瀉是一種由多病源、多因素引起的病症。

Advertisiment
引起寶寶腹瀉主要有兩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指的是由於吃了涼的食物或對某些食物不耐受而引起的腹瀉。 感染性因素相對比較複雜, 可能是感染了病毒或者細菌。

非感染性腹瀉

1、類型:食餌性腹瀉(餵養不當)、症狀性腹瀉(由原發病引起)、過敏性腹瀉(食物不耐受)、其他腹瀉(乳糖不耐受) 。

2、原因:水土不服、食物不耐受。

3、症狀:消化不良, 不伴有發熱, 偶有嘔吐。

4、排泄物:大便中可能會有未消化的食物, 大便檢查一般呈陰性。

感染性腹瀉

1、類型:病毒性☆禁☆感染、細菌性☆禁☆感染

2、原因: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

3、症狀:往往會先發熱, 然後有嘔吐現象。

4、排泄物:病毒性—水樣大便, 排便量多。

Advertisiment
細菌性—大便中常見膿血、粘液樣物質, 排便量並不多。

TIPS:無論哪種腹瀉都要警惕脫水症狀!寶寶發生腹瀉時, 要注意補充水分, 避免造成身體脫水。

脫水的症狀:

●面頰及眼窩凹陷

●皮膚乾燥, 無彈性

●排尿減少

●迷迷糊糊, 昏睡不醒

身體水分流失、體內失衡的狀態:

從體內排除的水分(尿液、汗液)>攝入的水分(母乳、水分、食物)

通常人體內, 水分的攝入和排出基本達到平衡。 染上腹瀉後, 如果排出的水分增多, 而攝入的水分不變或減少, 那麼體內的水分就會減少, 導致血液粘稠, 難以流動。 如果伴有發燒、嘔吐則更容易導致脫水。 如果出現脫水的症狀而無法自行補水時, 需要立刻就醫。

不同的腹瀉, 不同應對方法 這些腹瀉, 不用太擔心

1、生理性腹瀉

Advertisiment

6個月以下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大便容易次數多(4-5次/天), 且質地較薄, 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這是正常現象。 母乳媽媽如果少吃點生冷食物或海鮮, 可以改善。

應對方法:及時更換尿布、清理小屁屁後擦乾, 塗上護理油。

2、消化不良

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應該是在至少4-6個月以上, 從少量含鐵米粉開始添加,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 每次添加一種食物, 至少連吃三天, 並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反應, 一旦發現過敏, 立即停止。 如果餵養方式不當, 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消化紊亂發生腹瀉。

應對方法:腹瀉時期, 飲食應遵循少量多餐, 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停止添加新的輔食。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需要停止母乳。 腹瀉時寶寶只有有胃口,

Advertisiment
就應該給寶寶進食, 但不用強迫, 以寶寶能夠接受為准。 腹瀉時寶寶需要足夠的營養讓寶寶從疾病中恢復過來, 不贊成只吃白粥或者覺得寶寶一直拉肚子就禁食的做法。

TIPS:腹瀉會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 要注意補充水分, 可以給寶寶喝溫開水、大麥茶或嬰兒離子飲料等。

在家要多觀察寶寶有沒有脫水的表現, 及時給予鮑勃喝口服補液鹽沖兌的電解質液和白開水, 但不要強行給寶寶灌水。

另外, 不要擅自給寶寶使用“止瀉藥”, 以兒科醫生開藥為准。 平時一定要給寶寶勤洗手, 認真洗手, 教導寶寶小手儘量不要觸摸口鼻, 養成衛生好習慣。 同時, 家裡在儲存食物上多加注意, 避免吃可能被細菌污染的食物, 在清潔上也不要迷信家用消毒劑,減少消毒劑的使用,寶寶更不容易腹瀉。

這些腹瀉,需要注意

1、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從寶寶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致明顯的腹瀉。應對方法:可以選擇無乳糖奶粉。

2、秋季腹瀉

因為感染了A組輪狀病毒,造成寶寶腹瀉、發熱、上呼吸道症狀重,嘔吐多、腹瀉頻,嚴重的還會脫水。

應對方法:去醫院就診、化驗寶寶大便,由醫生判斷、診治。並保持飲食清淡,因為是病毒感染,所以少去人多的地方。

3、細菌性腹瀉

細菌作祟,引起腹瀉,並伴隨發燒高熱、腹脹,甚至脫水症狀。

應對方法:去醫院就診、化驗寶寶大便,由醫生判斷、診治。

TIPS:將寶寶的大便樣本送到醫院進行檢查,留取樣本時需注意以下兩點:

●大便的樣本不要放在紙尿褲中,因為大便中的水分被紙尿褲吸幹後,很難檢查出異常。最好放到塑膠瓶或保險膜中保存。

●為了確保監測的準確性,大便樣本最好在1~2個小時內送至醫院內。

發生腹瀉時,應如何向醫生描述病情

在向醫生描述寶寶病情時,寶媽應該從以下幾個點出發: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狀態如何?(基本上是水、黏糊糊的、像香蕉一樣)

●顏色如何?(黃色、奶白色、綠色、紅色等)

●氣味如何?

●飲食過後隔多久出現腹瀉的情況?

腹瀉時的常用藥

這裡要特別提醒一下寶媽,寶寶用藥一定需要醫生開出,不要自行用藥。

針對腹瀉,醫生會開出的藥物大致分起來有3類,整腸藥、止瀉藥、乳糖分解酶。

作用:1、調整腸胃狀態。2、弱化腸胃蠕動。3、用於乳糖不耐症。

通常開的是乳酸製劑類的整腸藥,除非症狀非常嚴重一般不會開止瀉藥。止瀉藥雖然可以止住腹瀉,但也阻止了病毒排除體外。

針對腹瀉用藥的注意事項
不論什麼病症最重要的就是對症下藥,以下是腹瀉用藥的幾大注意要點 不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針對細菌和特殊微生物,不針對病毒。秋季腹瀉,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沒有任何作用,反而還會使腸道內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壞,影響人體免疫功能。

PS:細菌性腹瀉根據情況可選用抗生素。病毒性腹瀉不可使用。服用抗生素後,可能引起繼發性腹瀉。

不應服用止瀉藥

成人服用的止瀉藥,絕對不能給12歲以下的寶寶服用。一般腹瀉時也不應該給寶寶服用止瀉藥,如果是病菌引起的腹瀉,服用止瀉藥反而會使病菌駐留在體內,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一般通過適當的飲食和藥物治療,腹瀉會自然停止。

適當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菌群,保護腸道粘膜,改善腸道功能,適用於腹瀉、消化不良、使用抗生素後,腸道功能紊亂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服用。

PS:如果要服用抗生素,注意益生菌和抗生素的服用間隔至少要兩個小時。停用抗生素後,繼續服用1~2周益生菌。

口服補液鹽

腹瀉和嘔吐會導致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為了防止脫水症狀,最好及時使用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中含有鈉、鉀等鹽離子和葡萄糖。服用時要嚴格根據說明書調配,少量多次喂服。

PS:補液時建議用勺或針筒少量多次喂服。用量:每1~2分鐘/5ml,每小時/150~300ml。

在清潔上也不要迷信家用消毒劑,減少消毒劑的使用,寶寶更不容易腹瀉。

這些腹瀉,需要注意

1、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從寶寶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致明顯的腹瀉。應對方法:可以選擇無乳糖奶粉。

2、秋季腹瀉

因為感染了A組輪狀病毒,造成寶寶腹瀉、發熱、上呼吸道症狀重,嘔吐多、腹瀉頻,嚴重的還會脫水。

應對方法:去醫院就診、化驗寶寶大便,由醫生判斷、診治。並保持飲食清淡,因為是病毒感染,所以少去人多的地方。

3、細菌性腹瀉

細菌作祟,引起腹瀉,並伴隨發燒高熱、腹脹,甚至脫水症狀。

應對方法:去醫院就診、化驗寶寶大便,由醫生判斷、診治。

TIPS:將寶寶的大便樣本送到醫院進行檢查,留取樣本時需注意以下兩點:

●大便的樣本不要放在紙尿褲中,因為大便中的水分被紙尿褲吸幹後,很難檢查出異常。最好放到塑膠瓶或保險膜中保存。

●為了確保監測的準確性,大便樣本最好在1~2個小時內送至醫院內。

發生腹瀉時,應如何向醫生描述病情

在向醫生描述寶寶病情時,寶媽應該從以下幾個點出發: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狀態如何?(基本上是水、黏糊糊的、像香蕉一樣)

●顏色如何?(黃色、奶白色、綠色、紅色等)

●氣味如何?

●飲食過後隔多久出現腹瀉的情況?

腹瀉時的常用藥

這裡要特別提醒一下寶媽,寶寶用藥一定需要醫生開出,不要自行用藥。

針對腹瀉,醫生會開出的藥物大致分起來有3類,整腸藥、止瀉藥、乳糖分解酶。

作用:1、調整腸胃狀態。2、弱化腸胃蠕動。3、用於乳糖不耐症。

通常開的是乳酸製劑類的整腸藥,除非症狀非常嚴重一般不會開止瀉藥。止瀉藥雖然可以止住腹瀉,但也阻止了病毒排除體外。

針對腹瀉用藥的注意事項
不論什麼病症最重要的就是對症下藥,以下是腹瀉用藥的幾大注意要點 不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針對細菌和特殊微生物,不針對病毒。秋季腹瀉,主要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沒有任何作用,反而還會使腸道內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壞,影響人體免疫功能。

PS:細菌性腹瀉根據情況可選用抗生素。病毒性腹瀉不可使用。服用抗生素後,可能引起繼發性腹瀉。

不應服用止瀉藥

成人服用的止瀉藥,絕對不能給12歲以下的寶寶服用。一般腹瀉時也不應該給寶寶服用止瀉藥,如果是病菌引起的腹瀉,服用止瀉藥反而會使病菌駐留在體內,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一般通過適當的飲食和藥物治療,腹瀉會自然停止。

適當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改變腸道菌群,保護腸道粘膜,改善腸道功能,適用於腹瀉、消化不良、使用抗生素後,腸道功能紊亂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服用。

PS:如果要服用抗生素,注意益生菌和抗生素的服用間隔至少要兩個小時。停用抗生素後,繼續服用1~2周益生菌。

口服補液鹽

腹瀉和嘔吐會導致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為了防止脫水症狀,最好及時使用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中含有鈉、鉀等鹽離子和葡萄糖。服用時要嚴格根據說明書調配,少量多次喂服。

PS:補液時建議用勺或針筒少量多次喂服。用量:每1~2分鐘/5ml,每小時/150~300ml。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