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打嗝?林志穎示範如何預防寶寶打嗝

隨著《爸爸去哪兒》的熱播, kimi小朋友的“我要喝奶奶”也火熱了起來。 但是很多媽媽在寶寶喝奶奶時卻都有一個煩惱, 那就是寶寶常常不停的打嗝, 每隔一會就打一下, 寶寶難受, 媽媽看著也更難受。 究竟寶寶為什麼會不停打嗝呢, 寶寶打嗝不是病, 那是不是可以預防呢?

寶寶之所以會不停地打嗝, 主要是因為寶寶不能穩定的調節自己的身體、自身的植物神經功能還為發育完善, 橫膈膜突然用力收縮所致。 這是很常見的情形, 一般很短的時間後會停止打嗝, 這對寶寶是無害的, 長大些會自然緩解, 但是若寶寶打嗝時間過長或發作過頻繁,

Advertisiment
就需要注意了。


寶寶哭鬧或者餵食時吃得過急會造成打嗝

打嗝原因分析

較常見的打嗝原因是在寶寶剛喝完奶時發生, 有可能是寶寶哭鬧或者餵食時吃得過急, 而突入大量的空氣造成。

另外, 肚子受涼、吃到生冷食物、受到強烈刺激也會引起打嗝。 較少見的原因是是與胃食道逆流及疾病如肺炎有關, 或與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

有些孕婦可能在懷孕第兩三個月時就感覺到寶寶打嗝, 或產前超聲波檢查時, 看到寶寶在媽媽肚裡打嗝。 不過寶寶最常發生頻繁打嗝的年齡, 還是在剛出生在前幾個月, 而通常在1歲以後就會改善。

預防寶寶打嗝

寶寶打嗝一點也不可怕, 它並不是病,

Advertisiment
而且還可以預防, 只要媽媽注意餵養的方式和姿勢做到正確餵養。


若寶寶出現打嗝, 可將寶寶抱起, 喂一點熱水改善寶寶打嗝症狀

給寶寶餵食時要在安靜的狀態與環境下, 千萬不可在寶寶過度饑餓及哭得很凶的時候餵奶。 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 可在餵奶後讓寶寶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氣, 家長輔以輕拍後背, 幫助排氣, 且半小時內不要讓寶寶平躺, 或者會加重溢奶。 4個月大後可添加米粉或麥粉以增加奶的黏稠度, 防止打嗝。

若寶寶出現打嗝, 可將寶寶抱起, 喂一點熱水改善寶寶打嗝症狀;或用指尖在寶寶的唇邊或耳邊輕輕地撓癢, 唇邊的神經比較敏感, 撓癢可以使其神經放鬆, 打嗝也就消失了;或者可用玩具或輕柔的音樂,

Advertisiment
來轉移、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以減少打嗝的頻率。 另外, 也可以讓寶寶在喝奶的中間休息一下, 讓寶寶直立站在你腿上, 輕輕地拍他的背排氣, 打完了飽嗝可避免連續打嗝。 進食時也要避免太急、太快、過冷、過燙。

正確的餵養姿勢和方式, 不僅能讓寶寶減少打嗝的現象, 還能讓寶寶吃得更香吸收得更好, 寶寶也更容易健康成長快高長大。 吃得好、睡得好才是王道!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寶寶打嗝是因為對某些牛奶蛋白過敏, 就需要諮詢過醫師, 根據醫師指示使用特殊配方的奶粉來給寶寶餵食。 如若做到上述條件, 寶寶仍頻繁地打嗝, 同時並有食欲變差、體重減輕或頻繁嘔吐, 就應該帶寶寶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Advertisiment

附:在《爸爸去哪兒》的節目中, 林志穎經常示範該如何正確沖奶粉, 而“純爺們”郭濤在照顧kimi時也示範了他的首次“沖奶粉秀”, 可見如何沖奶粉也是有學問的。


沖泡奶粉時, 應先加入適量的溫水, 再加入奶粉

左右輕輕搖勻

在幫寶寶沖泡奶粉時, 應先加入適量的溫水, 再加入奶粉, 這樣可避免奶粉結塊, 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過多空氣, 也能避免寶寶在喝奶時吸入過多空氣。

另外, 搖勻奶瓶時最好握住奶瓶側身, 以左右搖勻的方式進行, 避免上下搖動而增加奶瓶內的氣體。

至少含住2/3

人工餵養的寶寶, 奶瓶應傾斜45度角, 並讓讓寶寶含住2/3, 確定是否放在了寶寶的舌頭上, 否則奶水會溢出奶汁注滿奶嘴, 這樣可以讓氣泡跑到奶瓶底端,

Advertisiment
不會讓寶寶吃進氣泡而打嗝。 母乳餵養時應讓寶寶含住媽媽的大部分乳暈, 避免吸入過多空氣。

最後少喝一口

最後讓寶寶少喝一口, 奶瓶內的空氣通常會漸漸殘留在最上面(形成白色泡泡), 因此, 最好不要讓寶寶把奶瓶中的奶完全喝完, 這樣也可減少一些氣體進入體內。 另外, 在餵食中隨時留意乳☆禁☆頭或奶嘴的深度及角度是否正確, 如果使用奶瓶餵養, 可以觀察奶嘴是否充滿奶水, 一旦奶嘴出現彎折, 寶寶就會因吸吮不到奶水而過度用力, 反而容易吸入過多空氣。 市面上有很多品牌的防脹氣奶瓶, 容易脹氣的寶寶可以考慮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