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愛咬人正常嗎 媽媽巧應對

寶寶為什麼愛咬人?

長牙發癢

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黏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癢的現象, 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欲望而無法得到滿足, 於是就開始咬人。 這屬於生理現象, 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這時家長可以用磨牙棒來緩解孩子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 同時應多給予一些纖維較豐富的新鮮蔬菜及水果, 如白菜、菠菜、蘋果、雪梨等, 將這些蔬果切碎成絲或細粒狀, 也是讓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機會。

表達情感的特殊方式

對於1-2歲寶寶而言, 由於語言比較貧乏, 尚不能用語言表達他們的生活感受, 所以常常喜歡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Advertisiment
包括高興和喜歡某人。 在這個階段, 我們要教育孩子用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也要多教孩子說話, 學會用語言表達, 而不是咬人。

好奇的模仿

有時寶寶咬人是一種模仿行為, 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方式而學習到的。 寶寶好奇心強, 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咬人時, 會覺得是件很新奇的事, 於是自己也會嘗試著去咬人。 由於寶寶沒有是非觀念, 自己不會意識到做錯事了, 這時家長應明確告訴寶寶:咬人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 爸爸媽媽不喜歡, 以後不要再做, 並要及時地反復強調。

發洩自己不愉快的情緒

部分孩子性格霸道、任性, 當他的心理感到不滿或要求沒得到滿足時, 就通過咬人來發洩出來。

Advertisiment
這時, 家長應當立即對孩子進行認真教育, 讓他知道咬人是一種錯誤行為, 咬人會傷害別人, 帶給別人疼痛, 。 同時要帶著他去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 創造一個直觀的氛圍讓他瞭解咬人帶來的後果。 如果多次發生這樣的行為, 應帶孩子至醫院就診, 某些疾病也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攻擊行為:如鉛中毒等, 避免孩子向不良的行為習慣轉化。

寶寶愛咬人 媽媽巧應對

1、讓寶寶學會用語言表達

儘早説明寶寶學會用語言來表達他的需求。 即使被他咬了, 也裝做若無其事的樣子, 從而淡化孩子咬人的行為。 要明確地告訴寶寶, 咬人是一種錯誤行為, 咬人會傷害別人, 帶給別人疼痛, 不應該去模仿。 看到孩子要咬人時,

Advertisiment
可以用其他寶寶感興趣的物品轉移注意力或教他借助於其他的情緒宣洩方法來替代這種不良行為。 媽媽要儘量克制情緒, 以抱抱他、親親他的方式來影響寶寶的行為, 引導寶寶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

2、緩解寶寶出牙不適

對於處在長牙期的寶寶, 為了滿足他磨牙的需求, 可以給他一些安全的東西來咬, 如牙膠或磨牙玩具。 另外, 要及時添加輔食, 讓寶寶有更多的咀嚼機會。

3、不要讓寶寶太興奮

有研究表明, 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靜寶寶的情緒, 當他們心理有不滿時, 也不至於極端地採取咬人行為。 另外, 家長還應該注意保持家庭氣氛的和諧, 增加孩子日常的遊戲活動, 讓寶寶玩安靜的遊戲, 不過分抑制孩子的行為,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孩子因咬人而產生的興奮情緒。

4、多一些親子活動

有的寶寶會因為想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而咬人, 家長應該多陪伴寶寶。 家長要注意, 親子關係不是時間關係, 而是品質關係, 親情品質是發展寶寶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因素。 建議家長最好每天固定一個專門屬於寶寶的親子互動時間, 全家一起做遊戲, 暫時放開工作和家務, 這是增進感情的最佳選擇。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 寶寶愛咬人嬰幼兒期常有的行為, 原因有很多種, 寶寶長牙、寶寶進入口欲期或者發洩情緒都可能有咬人的表現。 父母一定要辨明原因, 並幫助他們糾正這一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