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怎麼吃鹽?寶寶正確吃鹽的方法

4個月後, 寶寶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 可以在餐桌上和一家人一起吃飯了。 這時很多媽媽們會有疑問了, 日常飯菜寶寶能吃嗎?會不會含有太多鹽?寶寶怎麼吃鹽比較好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各位媽媽們一一解答下!

給寶寶天然的食物味道

寶寶味蕾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所以先要讓寶寶嘗嘗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 慢慢讓寶寶喜歡上吃蔬菜、水果、穀物等等, 也為他們以後口味形成與飲食習慣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對於一些調味品的味道, 不要太急於讓寶寶品嘗。 而鹽是絕大多數人最早會接觸到的調味品,

Advertisiment
從生理的需要角度來看, 寶寶完全用不著過早就開始接觸鹽。 過早吃鹽會讓寶寶習慣鹹味, 對沒有鹹味的食物就會沒有興趣, 從而出現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多鹽多危害

大家都知道, 食鹽裡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它可以調節人體內電解質平衡。 但是, 如果過度的吃鹽會是影響身體的健康, 特別是對嬰幼兒來說。

由於寶寶的腎臟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 而食鹽會在腎臟裡代謝, 吃鹽過多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另外, 吃鹽過多還會引起血液滲透壓升高, 為了可以維持正常的滲透壓, 人體會進行自動的調節, 慢慢的擴充血容量, 這樣在無形當中就會增加了寶寶心臟的負擔。

吃鹽過多還會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唾液分泌減少,

Advertisiment
還有可能導致唾液裡所含的溶菌酶數量有所減少。 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與消炎的作用, 溶菌酶的減少會大大削弱了寶寶的抗病能力。

高鹽之後, 由於鹽的滲透作用, 可能會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造成菌群失調, 從而會引發疾病。

寶寶的味蕾感覺會非常敏銳, 如果吃太鹹的食物, 就會讓寶寶養成愛吃鹹味的壞習慣, 而且很難再糾正回來, 讓寶寶的味覺發育會受到很嚴重的影響。 口重的習慣也會伴隨著寶寶的一生, 讓寶寶長大後可能會患上高血壓。

寶寶每天需要多少鹽?

1歲以下的寶寶:食物裡面不需要額外加鹽, 天然的食物裡存在的鹽份已經完全能滿足寶寶身體的需要。

1-3歲的寶寶:食物裡可以加入少量的鹽,

Advertisiment
每天不能超過2克。

警惕以下“鹽”的攝入

醬菜類:榨菜、鹹菜、腐乳、黃醬、甜麵醬、辣醬、豆瓣醬等含有很多的食鹽成分。

加工肉製品類:香腸、火腿、熏肉、臘肉等, 在加工的過程中會添加很多食鹽。

零食類:話梅、肉乾、海苔、薯片、膨化食品等, 寶寶很喜歡這些食品, 但是它們所含的食鹽量很高。

調味品類:雞精的主要成分是核苷酸二鈉,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這兩種物質都屬於鈉鹽, 如果攝入過多就會造成與吃鹽過多同樣的危害。 而醬油裡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 也就是食鹽。 另外, 湯料、沙拉醬、咖喱鹵等也會添加了很多食鹽。

速食類:漢堡、比薩、炸雞、炸薯條等都是按照成人的口味進行調配鹹度的, 食鹽含量會遠遠超過寶寶的需要量。

Advertisiment

其他:乳酪, 特別是再制乳酪, 含有一定量的鹽。 蘇打餅乾除了因調味需要添加的食鹽之外, 還含有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也屬於鈉鹽。

怎麼控制寶寶吃鹽量

不能用成人的口味作為標準。 寶寶的食物需要單獨做, 不能讓寶寶過早和家人吃相同的飯菜。 寶寶對食鹽的敏感程度會遠遠超過成人, 所以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食物的味道, 否則會讓寶寶吃鹽過多。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寶寶對隱形的鹽攝入, 首先要瞭解哪些食物的鹽分會超標, 這類食物就算寶寶再喜歡吃, 也要少吃, 多吃不但對健康不利, 而且還會讓寶寶養成愛吃高鹽食物的壞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