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怎樣易中暑_怎樣預防寶寶中暑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怎樣易中暑?炎炎夏日, 家長都喜歡幫寶寶, 穿的清涼可愛, 把小胳膊小腿都露出來。 其實, 這樣很容易就讓寶寶中暑了。 寶寶怎樣易中暑?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伏天就要到了, 隨處可見光著膀子、僅穿一件肚兜的孩子在搖搖學步。 不少父母認為, 寶寶把小胳膊小腿全露出來的“清涼”打扮, 既能幫助散熱又遮住了胸腹等重點部位, 不至著涼, 可謂一舉兩得。 然而專家指出, 如果氣溫超過35℃, 皮膚裸☆禁☆露在外不僅不涼爽反而會吸熱, 容易導致中暑。

搖籃百科:小兒中暑有哪些原因

Advertisiment

夏天給孩子穿得過少, 導致著涼、中暑, 每年夏季兒科門診常會接診許多這樣的患兒。 這是因為, 在氣溫18℃-28℃的環境裡, 人體體溫的70%靠皮膚輻射、對流和傳導散熱, 氣溫達到35℃時, 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

當氣溫繼續升高時, 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散熱,

Advertisiment
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 這樣非但不會感到涼快, 體表溫度的上升反而會使得人們覺得更熱, 而且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中容易導致中暑。

4歲以下的寶寶都容易中暑

所謂中暑, 簡而言之就是身體所產生的熱能無法藉由正常的管道排除, 進而發生一連串的症狀。 如果你的寶寶還不滿4歲, 那就要特別小心了, 4歲以內的寶寶最容易中暑。

1、體溫調節中樞尚未成熟:幼兒體溫的調節中樞尚未成熟(通常在10周大左右才逐漸發展出來), 所以對於周遭環境溫度的變化, 適應性較差。

2、體表面積較大:小孩單位體重的相對體表面積勝過成人, 且易於吸收環境中的熱量, 但迴圈能力較差, 不易將過多的代謝熱量輸送至體表散逸,

Advertisiment
如外界溫度過高, 就不能散熱, 反而吸熱。 而且幼兒的皮膚表皮薄、血管分佈豐富, 更容易受外界高溫影響。 所以, 嬰幼兒對高溫高熱之耐力不佳。

3、排汗功能差:汗水附在皮膚表面蒸發時, 可吸收皮膚上熱量而降溫(占人類散熱量的20-25%)。 但幼兒因皮膚汗腺數量少, 且體內水分貯存量有限, 所以此種散熱方式就不太有用。

4、對流失衡:幼兒的代謝速率較高, 產熱多, 故需配合較大的體表面積及較快的呼吸氣流進出方能排熱以維持正常的體溫, 但如果周邊環境的溫度高過體溫, 吸入的是熱空氣, 反而將促使體溫升高。 (占散熱量的10%)。

預防寶寶中暑你還可以做的4件事

預防中暑, 首先要注意戶外活動的時間、地點, 最好選擇上午9點半前或下午4點半後,

Advertisiment
以避開過高的溫度和強烈的紫外線;活動量也應比其他季節少, 避免出汗過多引起虛脫;儘量選擇綠化比較好的場所。

其次, 讓寶寶養成規律起居的習慣。 天氣炎熱, 寶寶和大人一樣, 也會變得晚睡, 而擾亂的生物鐘可使寶寶的抵抗力下降, 易致中暑。

第三, 多攝入流食。 別讓寶寶渴了才喝水, 最好每過一個小時主動給他喝水。 除了喝溫開水, 也可給清涼的綠豆水、加鹽的飲料或西瓜。 至於喝水量, 一般來說, 1~3歲, 每天可以喝500毫升, 而4~6歲, 則要喝800毫升左右, 當然, 具體還要看寶寶的活動量。 家長可根據寶寶的尿液來判斷, 如果尿色發黃, 說明該補充水分了。

第四, 注意室溫。 有些老人家怕寶寶感冒, 不敢使用空調或風扇,

Advertisiment
讓寶寶長時間待在溫度較高的室內, 這樣也容易導致寶寶中暑。 應保持室溫在24~27攝氏度左右, 濕度在60%~65%之間。 同時, 每天要定時開窗通風透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