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快樂成長,五類爸爸要不得

雖然說現在的婚姻戀愛自由, 很多小年輕都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 只要自己和那個TA是合適的就行了。 別說小編死腦筋, 結婚真的不是兩個人的事情, 你的老公不僅僅是你的老公, 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 就是你孩子的爸爸, 有的老公對你完美無缺, 對你的家人也是關懷備至, 但是這樣的男人未必是一個好爸爸。 下面的五種爸爸, 絕對能給你的娃娃帶來陰影和傷害, 甚至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如果你的TA中槍了, 姐妹們請慎重。 如果已經生了寶寶了, 那就靠你的努力了!

桃花爸爸:爸爸出軌,
Advertisiment
女兒“嫁不出”, 兒子成希哥

我們身邊不乏一些大齡優質剩女, 她們條件優越, 追求者眾, 卻始終與婚姻保持距離。 究其原因, 是她們小時候曾經歷過父母(絕大多數是爸爸)有外遇, 雙方激烈爭吵的黑暗歷史。 這段經歷讓她們對婚姻失去了信任。 也有一些男人, 喜歡玩弄感情, 視女人視愛情為玩物。 這些男人的童年, 大多有一個出軌的爸爸, 天生的模仿行為, 讓他們踏上了爸爸的舊路。

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 雖說現代人思想越來越開放, 但在對待老公出軌這件事上, 大多數女人還是更願意選擇隱忍。 尤其是當夫妻倆有了孩子, 女人更是傾向于為了孩子而維繫著整個家。 可你想過嗎?孩子天天面對爭吵不休的父母,

Advertisiment
或是以冷漠麻木取代了歡聲笑語的家, 心裡會是怎麼想, 而這種想法對他的成長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小編認為, 如果兩人的感情已無法修復, 倒不如爽快離婚, 長痛不如短痛, 離婚後雙方都能重新追尋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無論孩子跟著誰, 起碼他的成長過程是正常的。

暴龍爸爸:棍棒底下無孝子, 不自閉就叛逆

棍棒底下出孝子, 狼爸虎媽式的教育方法曾被一些父母, 尤其是父親奉為聖典。 動不動就打, 動不動就罵, 孩子一看到爸爸, 沒有親切只有恐懼。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 不愛說話, 親子關係也變得疏遠冷淡。 孩子不是說完全不能打, 若觸犯了原則就應該打, 例如孩子玩電、玩火、偷東西, 這類會危及生命和影響一輩子的事就應該打。

Advertisiment
但打要有度, 一不能打傷孩子, 務必掌握力度;二不能經常打, 最好狠狠打一次讓孩子永遠記住;三不能亂打, 要打得有理並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挨打。

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 父母是他最信賴的人, 被最信賴的人施以最殘酷的對待, 心理上肯定會受到創傷。 所以千萬不能什麼都靠打, 可以嘗試跟孩子講道理, 耐心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也可以嘗試冷處理, 讓孩子一個人呆著, 所有人都不理他, 這樣他就會思考反省自己哪裡做錯了。

大樹爸爸:溫室小花, 如何經歷風雨?

愛孩子無可厚非, 但過分的溺愛往往會變成了害。 有些爸爸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 對孩子的物質要求無條件統統滿足,

Advertisiment
什麼都是孩子優先, 讓孩子享受特殊待遇, 根本不需要孩子做任何家務, 在家中, 甚至在幼稚園等社會環境中“高人一等”。

爸爸永遠扮演參天大樹的角色, 孩子被寵上了天, 如溫室小花一樣, 從未體會過獨立生活,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慣了, 還談何上進心?孩子的欲望不斷放大, 但爸爸的能力終究有限, 當孩子的欲望無法從爸爸那裡得到滿足, 可能就會萌生偷、搶的念頭……孩子從小事事受到無條件的袒護和滿足, 將來定會無法無天, 出來社會後若遭遇一點點打擊, 都將加倍放大而心理上無法承受。

螢幕爸爸:爸爸被“怪獸”抓走了, 我沒有爸爸了

爸爸白天上班精神緊張, 晚上回家看電視、看手機、玩遊戲, 放鬆放鬆, 本也無可厚非,

Advertisiment
但你別太過分啊!孩子白天在家一個人玩, 晚上爸爸回家了, 一動不動地盯著各類螢幕, 孩子還是一個人玩, 親子時間本就少, 晚上僅有的幾個小時還被電腦、手機這個“怪獸”剝奪了, 孩子跟沒有爸爸也沒有太大區別了。 此外, 孩子天生對遊戲對電視就沒有抵抗力, 面對花花綠綠變幻莫測的螢幕, 馬上就被吸引過去了。 當孩子愛上電子產品, 其危害多大想必也不用多說了。

家有“電視寶寶”, 先別怪孩子, 想想他看電視的習慣是從何而來。 還不是大人“教”出來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要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父母請先放開它們。

永遠缺席的爸爸:我想要的, 爸爸永遠不懂

在家都是一個人玩, 家長、運動會永遠不出席, 接送永遠由祖輩、保姆代勞, 即使生病了也不一定能博得半點關懷,這會讓孩子感覺“很沒面子”,很失落,慢慢地就會失去自信。對於爸爸,孩子的自豪感通常並非來自“我爸爸是知名企業家”、“我爸爸有幾千萬”、“我爸爸開賓士”,而是來自“我爸爸昨天帶我去海洋公園”“我爸爸教我畫畫”。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工作再忙,爸爸也要適當的陪陪孩子,週末不要只工作,陪孩子做做手工,帶孩子去公園玩玩,做個飯給孩子吃,相信這些對他的成長,比任何物質滿足都更有幫助。

即使生病了也不一定能博得半點關懷,這會讓孩子感覺“很沒面子”,很失落,慢慢地就會失去自信。對於爸爸,孩子的自豪感通常並非來自“我爸爸是知名企業家”、“我爸爸有幾千萬”、“我爸爸開賓士”,而是來自“我爸爸昨天帶我去海洋公園”“我爸爸教我畫畫”。

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工作再忙,爸爸也要適當的陪陪孩子,週末不要只工作,陪孩子做做手工,帶孩子去公園玩玩,做個飯給孩子吃,相信這些對他的成長,比任何物質滿足都更有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