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快樂成長遊戲

遊戲能讓幼兒緩解緊張和拘束情緒, 是孩子發洩情感的有效途徑。 家長每天應該安排一定的時間和寶寶玩上一兩個小遊戲。


遊戲一 爬高山

遊戲方式:媽媽面對面抱著寶寶靠坐在沙發上,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 讓寶寶的雙腿站在媽媽的腿上, 寶寶在媽媽托舉的力量下, 沿著媽媽的身體向上踩, 一直到肩;稍作停頓, 再把寶寶的背轉向媽媽, 貼著媽媽的身體滑下來, 一直滑到腳背, 邊做邊念歌謠:“寶寶爬高山, 爬呀爬, 爬到頂啦!”暫停後:“寶寶滑下山, 滑呀滑, 滑下來啦……”

解讀:這個遊戲對鍛煉三個月以上寶寶的腿部力量和前庭器官,

Advertisiment
以及培養寶寶的音樂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益。

提示:遊戲中媽媽的身體要注意保持平衡, 儘量使用腰腹及胳膊的力量。 同時, 如果寶寶動作緩慢, 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 注意保護好寶寶, 以免寶寶磕碰。

遊戲二 找媽媽

遊戲方式:媽媽可以先讓寶寶注意到自己:“媽媽在這裡!”然後用絲巾遮住臉問寶寶:“媽媽在哪裡?”停留兩秒, 慢慢再從絲巾後露出笑臉:“媽媽在這裡。 ”大一點的寶寶會自己扯掉絲巾, 媽媽可以誇張地做驚奇狀:“哦, 寶寶找著媽媽啦!”對於9個月以上的寶寶, 媽媽可以躲到別的房間, 要讓寶寶能看到媽媽從房間裡出來。

解讀:這款遊戲適合4個月至5歲的孩子, 對促進寶寶形成永久客體概念,

Advertisiment
以及緩解分離焦慮、消除不良情緒非常有效。

提示:當寶寶有意躲在同一地方讓人找到時, 媽媽不要干涉;媽媽躲的地方也要容易被寶寶找到, 如露出身體的一部分, 或躲在同一地方, 以讓寶寶提高興趣。


遊戲三 尋寶藏

遊戲方式:在抽屜或盒子裡放入一些小玩具, 讓寶寶看到媽媽是如何打開抽屜或盒子發現寶藏的。 重複幾次後, 讓寶寶自己打開抽屜和盒子尋找玩具;對已經能夠聽懂一些提示的2歲以上寶寶, 可以把玩具放在房間裡某個開放的地方, 如茶几或椅子下, 讓寶寶去尋找;對於4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向他提示尋找寶藏, 如玩具在媽媽臥室的床頭櫃下面的抽屜裡等;對於5歲以上的則可以繪製一張尋寶圖, 標上藏寶地點,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去尋找……

解讀:遊戲對鍛煉1歲以上寶寶手眼的協調能力、培養寶寶觀察記憶能力都很有幫助。

提示:如果寶寶一時找不到寶藏, 一定要智慧地幫助他完成任務, 譬如媽媽走到玩具旁做尋找狀, 以吸引寶寶注意藏寶地點;當寶寶找到玩具, 應及時鼓掌加以激勵。

遊戲四 過家家

遊戲方式:可以選擇家庭場景, 也可以選擇幼稚園或其他場景。 當寶寶扮演某個角色時, 父母就扮演與之對應的角色。 如果媽媽扮演寶寶時, 可以表現寶寶平時的弱點, 如不肯吃飯等, 觀察寶寶的反應;又如寶寶害怕打針, 可以讓寶寶扮演醫生, 媽媽再現寶寶原來的情景——哭、掙扎等, 通過不斷重複表演, 能讓寶寶逐步消除恐懼。

解讀:遊戲能幫助2歲以上的寶寶瞭解社會關係,

Advertisiment
鍛煉社交技能。

提示:角色扮演遊戲能讓寶寶自己發現和理解社會關係, 還能掌握適當的社交技巧。 更重要的是, 讓遊戲取代訓斥, 使寶寶在快樂中克服自己存在的弱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