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得了濕疹媽媽該如何餵養

媽媽們常常愛親吻寶寶的小臉兒, 因為寶寶嬌滑細嫩的皮膚會帶給媽媽無盡的幸福感。 可有些寶寶, 剛出生不久小臉兒上就長滿紅色的小丘疹, 還有滲液, 最後可結黃痂。

濕疹是一種慢性、炎症性、滲出性、反復性皮膚病。 往往因為多種內外因素引起, 如皮膚屏障缺陷, 還有與食入性、吸入性及接觸性過敏原接觸等因素導致。

曾經有一對父母帶著一個3個月大的寶寶到醫院就診。 寶寶面部長滿了紅色的小丘疹, 眉毛, 頭皮有黃色結痂, 部分連成片, 耳後有裂隙, 伴淡黃色液體滲出。 父母描述, 孩子生後一直是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餵養。

Advertisiment
生後半個月面部就開始出現紅色丘疹, 並逐漸增多。 經過諮詢, 父母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皮膚護理, 如規範化的洗浴、潤膚等。 濕疹還是越來越重。 媽媽著急的說:“我按照老人說的, 牛、羊肉都忌了, 可還是起。 現在我只吃素了, 還沒見好, 我可怎麼辦那?”

這個媽媽提出了一個濕疹寶寶如何餵養的問題。 寶寶在1歲以前, 腸道發育還不完善, 受到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的衝擊, 很容易損傷, 增加了食物過敏可能。 因此, 這個時候寶寶以食物過敏為主。 上面提到的寶寶是混合餵養, 因此首先應該考慮有沒有牛奶蛋白過敏的可能。 牛奶蛋白過敏占食物過敏的18%左右, 如果不及時治療牛奶蛋白過敏, 寶寶不僅出現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還可出現噁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 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這時, 需要選擇不含牛奶蛋白的特殊配方奶粉, 幫助寶寶緩解濕疹。 其次, 媽媽的飲食也需注意, 要避免僅憑經驗主義的“忌口”。 最好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 找到真正的過敏原, 有針對性的回避, 以免什麼都忌, 又導致寶寶營養不良了。 當然, 最方便實用的是做好飲食記錄, 哺乳母親的飲食以及添加輔食後孩子的飲食記錄。 結合孩子的病情輕重變化, 給予回避。

當然, 在合理餵養的同時也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 治療嬰兒濕疹最主要的原則是對症治療——消疹、止癢。 消疹可以緩解皮膚的損壞, 避免皮膚感染;止癢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

Advertisiment
避免皮膚抓傷, 也可預防感染。 目前, 治療指南推薦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局部使用的和口服的藥物。 局部應用的藥物最主要的為糖皮質激素軟膏, 口服的藥物主要有口服抗組胺藥、抗生素、抗白三烯藥等。 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由於對皮炎、濕疹類皮膚疾病的瘙癢症狀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

總之, 寶寶幼嫩的皮膚需要家長細心的呵護。 濕疹寶寶的防護, 需要環境的衛生, 需要皮膚的護理, 更需要合理的餵養, 同時也應及時就診, 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 阻止疾病進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