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很膽小怎麼辦

對於學齡前的寶寶來講, 感覺害怕非常正常, 這樣對避免危險, 應付新情況很有説明。

這個年齡段寶寶普遍會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懼, 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 可能自己小腦袋裡會對那些虛構的東西、親人健康問題、災難、死亡和疼痛感到擔心。

此外, 大多數寶寶都害怕受傷, 所以哪怕是小小的傷口, 寶寶都會想要蓋住, 而寶寶對自己及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日俱增的安全感會逐漸幫助寶寶消除對大多食物的工具感。

當寶寶覺得害怕時, 家長該怎麼做?

認可寶寶的恐懼感。 在大人看來可能寶寶害怕的東西很可笑、很沒必要也沒道理,

Advertisiment
然而對寶寶來講卻是非常嚴重、真實的問題。 所以家長在面對寶寶告訴自己鄰居的獅子狗或者床底下有妖怪那種恐怖的東西時, 千萬不要笑寶寶, 應該表現得讓寶寶覺得安慰和放心, 讓他知道感到害怕沒什麼, 但是一定要去戰勝害怕。 威廉•科爾曼, 美國北卡羅納大學行為兒科醫生表示, 寶寶有害怕的事物要讓他自己說出來, 然後家長再客觀處理寶寶的恐懼感, 如果家長忽視寶寶的恐懼感, 那麼寶寶可能無法消除心中的那些恐懼。

此外, 也不要試圖說些“好啦, 小狗不會咬你的, 沒什麼好怕的。 ”之類的話讓寶寶認識到沒有什麼可怕的, 這樣只會火上澆油, 讓寶寶心裡更加煩躁,

Advertisiment
認為大人不明白自己的恐懼。 相反, 家長可以告訴寶寶“我知道你害怕小狗, 我們一起從他旁邊走過去, 好嗎?”或者“你如果不敢從小狗旁邊走, 那等小狗走過來, 媽媽再抱你起來”。

倘若家長認為寶寶的害怕時由於新環境帶來的焦慮或者生氣導致, 那就要讓寶寶表達出來, 比如玩角色扮演遊戲, 或者猜測下寶寶的想法, 但不評論對錯。 比如, 當家裡增加了一名小成員, 寶寶很不習慣, 那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媽媽知道你可能會希望小寶寶離開我們家, 不夠, 你不是想有人陪你玩嗎?過不了多久, 小寶寶就能和你玩了”

用寶寶喜歡的東西轉移恐懼。 當寶寶覺得焦慮時, 媽媽不妨拿出寶寶那些玩久了的舊玩具或者從小一直蓋的小毯子給寶寶,

Advertisiment
這樣可讓寶寶得到安慰, 擁有持續的安全感, 尤其是當寶寶剛被送到幼稚園的那段過渡時期, 都可以利用寶寶喜歡的東西來緩解寶寶的焦慮。

寶寶喜歡的那些東西讓寶寶更有勇氣去面對他們覺得可怕的事情, 比如去幼稚園、去看醫生、見到陌生人等, 所以在一定時間內, 家長應該允許寶寶粘著他們喜歡的玩具或者毯子。 不要覺得寶寶黏那些東西是什麼“怪癖”或者“小孩子氣”的表現, 甚至堅持讓寶寶把東西留在家裡。 等到寶寶4歲以後, 他就不會再帶著他那些髒兮兮的玩具到處走了, 寶寶那時也有自己克服恐懼的方法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