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幾歲學走路最好 走路時間表推薦

一些家長平時會比較關注自己的寶寶是何時能夠學會走路, 所以有時候會, 幫助孩子進行一些走路的運動。 但是很多家長可能不是特別瞭解, 孩子, 在幾歲的時候學走路是最好的時節, 所以平時應該掌握一些走路的時間表。 那麼寶寶幾歲學走路最好?2周歲寶寶如何餵養?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供大家參考。

寶寶幾歲學走路最好?

8-10月:嘗試站立

寶寶開始會扶著物體嘗試站起來, 並逐漸熟悉且慢慢能夠平衡站立。

此時爸媽們要做到的事情就是適時扶一下寶寶, 幫助ta學會站立。

10-12月:起立蹲下

此階段爸媽們要給寶寶示範如何彎曲膝蓋,

Advertisiment
然後站起來的動作, 要讓寶寶學會這蹲和站的連貫動作。

其實這就是個緩衝動作, 為的是減少寶寶直接落地的摔倒機率。

12個月以上:練習行走

這時, 寶寶已經能扶著大人們的手站得穩穩的了, 但離自己獨立行走還有一段時間。 爸媽們要做的是扶著寶貝讓ta往前走幾步, 感受一下離開桌椅邊行走的樂趣。

這階段, 不斷練習是關鍵, 爸媽有空就扶著寶貝練練。

13個月左右:能扶著牆壁或傢俱來回走動

這時候寶貝好奇心重而且自信心也足夠, 就會開始扶著牆壁和傢俱在屋子裡來回走動了。

爸媽們此時要做的是確保給傢俱做好防護, 不要傷到寶貝。

13-15個月:已能獨立行走

此階段的寶寶基本上能夠很好的獨立行走了,

Advertisiment
就算走得不太穩也正常, 畢竟走路是一項頗有難度的技能, 需要時間練習的。

平時為了寶寶在走路的時候出現一些危險, 家人應該時刻的關注, 不要離開, 因為寶寶的一些自我意識和保護意識比較弱, 如果家人不進行陪伴的話, 可能會在學走路的時候受到一些傷害, 家長應該多加進行關心,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

2周歲寶寶如何餵養?

1歲到2歲的寶寶將陸續長出十幾顆牙齒, 主要食物也逐漸從以奶類為主轉向以混合食物為主, 而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 因此還不能給寶寶吃大人的食物, 要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 為他製作可口的食物, 保證獲得均衡營養。

Advertisiment
應該注意的是:

一、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

1歲半以前可以給寶寶三餐以外加兩次點心, 點心時間可在下午和夜間;1歲半以後減為三餐一點, 點心時間可在下午。 但是加點心時要注意一是點心要適量, 不能過多, 二是時間不能距正餐太近, 以免影響正餐食欲, 更不能隨意給寶寶零食, 否則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失衡。

二、多吃蔬菜、水果

寶寶每天營養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蔬菜, 特別是橙綠色蔬菜, 如:番茄、胡蘿蔔、油菜、柿子椒等。 可以把這些蔬菜加工成細碎軟爛的菜末炒熟調味, 給寶寶拌在飯裡餵食。 要注意水果也應該給寶寶吃, 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

三、適量攝入動植物蛋白

Advertisiment

在肉類、魚類、豆類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 可以用這些食物飩湯, 或用肉末、魚丸、豆腐、雞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寶寶。 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肉類40~50克, 豆製品25~50克, 雞蛋1個。

四、喝些牛奶

牛奶中營養豐富, 特別是富含鈣質, 利於寶寶吸收, 因此這一時期牛奶仍是寶寶不可缺少的食物, 每天應保證攝入250~500毫升。

五、粗糧細糧都要吃

粗糧細糧都要吃, 可以避免維生素B1缺乏症。 主食可以吃軟米飯、粥、小饅頭、小餛飩、小餃子、小包子等, 吃得不太多也沒有關係, 每天的攝入量在150克左右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