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年齡越小越容易近視

據統計, 學齡前幼兒視力不良的比率為10%,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近視比率為20%。 兒童近視提前, 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疾病了。 兒童近視不僅影響外表和自信, 還可能會影響參加各類戶外活動, 久而久之對性格造不良影響。

3歲“看”到老, 兒童近視對孩子危害大

從寶寶出生開始一直到6歲, 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期。 其中, 眼睛發育的關鍵期是3歲以前, 敏感期是9歲以前:

0~3歲:

寶寶剛出生時對光線就會有反應, 但眼睛發育並不完全, 視覺結構、視神經尚未成熟。 在外界刺激下, 孩子才慢慢發育出各種視覺機能。 到3歲時,

Advertisiment
視覺標準能達到0.6, 視覺較為敏銳, 眼手協調更靈活, 立體視覺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4~6歲:

孩子視力已逐漸成熟, 視力的清晰度增加, 6歲時能達到1.0, 基本達到成人的水準。

7~9歲:

進入成人的視覺。 而立體視功能到9歲才可達到正常。

如果在視力發育的關鍵期沒有保護好孩子的視力, 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鏡, 無論從生理和心理來說, 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危害:

1.孩子越小, 患上高度近視的概率及眼底器質性病變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

與其他年齡段的人群相比, 孩子患上近視的危害更大。 一般來說, 人的眼睛到18歲左右成型, 三四歲的孩子患上近視要發展14、15年, 由於孩子身體各器官正處於發育階段, 過早患上近視很容易引起弱視、高度近視及眼部其他併發症。

Advertisiment

2.戴眼鏡使孩子缺少自信, 容易害羞, 與他人溝通不良。

孩子眼睛看不清, 活動範圍少, 而戴眼鏡影響美觀, 比較敏感的孩子心理也會蒙上陰影。

3.孩子的閒置時間由電子產品來代勞, 必將使孩子與父母的心靈之間產生隔膜。

電子產品所夾帶的資訊雜亂, 孩子分辨能力欠缺, 在電子產品上浸泡越久, 他們的性格形成與知識結構就越受電子產品影響, 父母無暇也無力去瞭解。 久而久之, 親子之情也變得淡漠。

孩子視力異常的6大徵兆

通常兒童視力疾病最好的治癒期是在6歲之前。 如果視力疾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治癒的概率會大大降低。 孩子視力異常, 會有一些明顯的徵兆。 父母要主動詢問孩子, 並從一些細節上觀察,

Advertisiment
發現異常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1.看電視、電腦、書的距離會不自主地靠得很近。

2.經常眯著眼睛看, 或對視覺活動特別不感興趣。

3.看東西總是歪著一側頭去看。

4.有揉眼睛和皺眉的習慣。

5.常抱怨看不清楚, 很容易撞倒東西。

6.另外, 孩子經常頭疼也是眼部疾病的信號之一。

因為視覺中樞在人的大腦皮層上, 如果人們出現散光、用眼過度, 很可能出現頭疼症狀。

4大護眼行動保護孩子視力

孩子的視力問題有少數是天生的, 大多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

1.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造成視疲勞。

2.外出活動少, 集中用眼於近距離區域(例如閱讀、寫字等)。

3.不良生活習慣造成。

為保護好孩子明亮、清澈的眼睛, 父母應立即開展護眼行動,

Advertisiment
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1.從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 避免長期近距離用眼。

看書時, 書本跟眼睛保持30釐米左右。

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躺著看, 不要走路看書。

採用合適的自然光作為閱讀光源, 用燈光照明時儘量使用可調節亮度、燈光比較柔和的檯燈。 教育孩子不在光線暗淡的地方或強光下讀寫。

提醒孩子端正讀寫姿勢, 用眼30分鐘左右(不要超過1小時)就要休息放鬆一會兒。

2.減少孩子看電視和玩電子產品的頻率。

不要過早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約束孩子看電視、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時間, 每次使用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一天1~2次為宜。 然後去室外玩玩, 向遠處眺望, 引導孩子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 放鬆眼部肌肉。

3.父母以身作則,

Advertisiment
以關愛與時間來填充孩子的世界。

父母要注重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和溝通, 多帶孩子參加有益健康的戶外活動, 讓他們的生活豐富起來, 春天去野外踏青, 夏天去賞荷聽雨, 秋天去登高望遠, 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做義工, 這些都是保護視力、打開視界的親情互動。

4.每3~6個月帶孩子做一次視力檢查, 發現問題儘早矯正。

6歲以前是矯正視力的黃金時段。 父母應多關注孩子的視力情況, 定期帶孩子做視力檢查。

5.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注意用眼衛生, 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 保證每日充足的睡眠時間。 在日常膳食中, 可以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 如新鮮奶類、乳製品、動物肝腎、蛋黃、胡蘿蔔、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等。 儘量減少甜食。

儘量減少甜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