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常見病有哪些如何中醫治療

寶寶常見病預防和治療可以採用中醫藥, 以下向大家介紹一些小兒常見病的中醫療法。

常見症狀一:傷風感冒傷風也就是感冒, 有的寶寶一年反復發病多次, 特別是患有佝僂病、貧血的寶寶;症狀表現:症狀較輕時, 僅表現為鼻塞、流涕、噴嚏、咽痛、頭痛、乏力等, 一般經過治療大多可以很快治癒。 但如果寶寶體質較差, 病情較重或治療不及時, 就可能併發為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 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妙招推薦:

一.中藥+推拿;父母先要請醫生明確寶寶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

Advertisiment
以便對症下藥。 如果是風寒感冒, 可以服用小兒感冒沖劑、午時茶、柴防沖劑等藥物;如果是風熱感冒, 可以服用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板藍根沖劑等藥物。 同時,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推拿治療, 也有助於病情減輕。

二.飲食療法;菜根混合湯適合:風寒感冒。 做法:取香菜根、蔥根、白菜根各15克, 用水煮後加上適量的冰糖, 趁熱讓寶寶飲用;番茄西瓜混合汁適合:風熱感冒;做法:用番茄、西瓜取汁, 調勻後讓寶寶隨時食用。

三.恰當護理;傷風感冒除了藥物治療外, 恰當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利於病情儘快好轉。 首先, 要讓寶寶多休息, 不要過分玩耍或活動, 以縮短病程, 減少併發症。 多給寶寶喝白開水, 多吃蔬菜和水果, 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Advertisiment
如果寶貝發燒38℃以上, 或寶寶以往曾因高熱而發生驚厥, 一定要及時服用退熱藥或採取其他降溫措施。

常見症狀二:手足口病近期, 華西師範大學附屬幼稚園的小朋友感染手足口病, 導致幼稚園停課的報導又牽動了父母們敏感的神經, 手足口病的預防又讓大家重視起來。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發疹性傳染病, 3歲以下的寶寶患病居多, 經常會在托兒所或幼稚園發生集體流行。 之所以稱其為“手足口病”, 是由於發病後在手、足皮膚及口腔黏膜上會出現類似水痘樣的皰疹。

症狀表現:寶貝在發病前1~2周, 通常有與手足口病患兒的接觸史。 大多表現出突然發熱, 體溫多在38℃以上, 伴頭痛、咳嗽、流涕等症狀。

Advertisiment
發熱同時或1~2天后口腔黏膜、唇內出現皰疹, 破潰後形成潰瘍, 很疼痛, 以致于患兒流涎不止、煩躁不安、不停哭鬧、拒絕進食。 在患兒的手心、腳心及臀部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皰疹。 皰疹較硬, 大小不一, 裡面含有渾濁液體, 周圍繞以紅暈。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疾病, 大約一周左右就會恢復, 一般沒有嚴重併發症。 只要護理得當, 皰疹也不會在皮膚上留下色素或疤痕。

中醫妙招推薦:

一.中藥對抗法;除了發熱時進行退熱之外, 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中成藥, 如板藍根沖劑、小兒咽扁沖劑, 清開靈口服液等。 可把西瓜霜

塗於口腔潰瘍處, 每天2~3次。 嚴重影響患兒進食或睡眠時, 最好到醫院輸液治療。

二.中醫推拿;取小天心穴(位於手掌大小魚際交接的凹陷處),

Advertisiment
用手指揉動30~50次, 可清熱疏風。 取內勞宮穴(位於手掌心正中)用手指做3分鐘環性推動, 用力要輕些, 僅在皮膚表皮推動並不帶動深層組織, 具有清熱除燥之功效。

三.飲食療法西瓜山藥粥;做法:取西瓜翠100克及山藥50克, 與200克薏米一起煮成粥給寶寶食用。

常見症狀三:胃腸型感冒;中醫所說的感冒夾滯, 或稱胃腸型感冒, 是寶寶經常容易發生的一種感冒類型。

症狀表現:除了常見的感冒症狀外, 還可出現腹脹、不思飲食、嘔吐等不適;有時患兒嘴裡會發出酸臭氣味, 嚴重時吐出不消化食物或隔夜食;大便帶有酸臭味, 伴有腹痛、腹瀉、大便乾燥、多日不排便及尿少色黃, 舌苔黃厚等症狀。

中醫妙招推薦:

Advertisiment

一.服用中藥 除了給寶寶服用治療感冒的藥物外, 同時服用一些消食導滯的藥物, 如藿香正氣水、猴棗散等。 如果寶寶的嘴裡有酸臭味, 多是因貪吃而使體記憶體有食火, 可給服用化食丸、山楂丸以清熱導滯。 如果寶寶腹脹、腹痛、嘔吐嚴重, 先服用四磨湯口服液以止吐消食, 半小時後再服用其他藥物, 這樣效果更好。

二.飲食療法;桔皮粥>做法:取新鮮桔皮30克、大米100克。 先將桔皮洗淨切絲, 再加水煮沸, 然後將桔絲撈出, 加入大米煮成粥給寶寶食用, 具有止吐、消食的作用。

常見症狀四:支氣管哮喘;冬季氣溫低, 易使哮喘患兒體內寒溫失調, 內傷飲食, 接觸花粉、灰塵、蟎蟲、細菌、黴菌等異物, 誘發哮喘發作。

症狀表現:表現為打噴嚏、鼻塞流清涕、呼吸困難並伴有哮鳴音、咳嗽及泡沫痰;有些患兒在夜間急性發作時, 表現出憋氣、喘息加重,不能平臥、張口抬肩、大汗淋漓等缺氧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哮喘反復發作,日久會使心肺功能受損,平時一定要積極防治。

中醫妙招推薦:

一.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適用于哮喘急性發作時,可以快速解除支氣管痙攣引起的呼吸困難等症狀。中醫治療哮喘也有獨到之處,在病情緩解期適宜進行中醫中藥調理,如服用中藥、伏天貼臍等。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可對預防哮喘發作及減輕病情有很好的療效,以至徹底去除哮喘。

二.飲食療法;雪梨川貝汁 適合:哮喘發作期。做法:取雪梨1個,川貝母5克搗碎、備用。將雪梨洗淨去核,放入搗碎的川貝母上鍋,然後隔水以大火蒸5~10分鐘,讓寶寶吃梨喝汁連服3天,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白果雪梨汁適合:哮喘緩解期。做法:白果15克、雪梨100克、百合30克及冰糖適量,放入鍋裡煮湯,每天分3次給寶寶飲用,每次10毫升左右,具有潤肺止喘之功效。

三.飲食注意 紅燈(忌食的食物):魚、蝦、蟹、貝類、羊肉、牛肉、公雞肉、雞蛋、巧克力、 蜂蜜、黃花菜、海帶等;黃燈(限食的食物):蔥、蒜、韭菜、胡椒、芥末、肥肉、大豆、紅薯、馬鈴薯、南瓜、米糟、汽水、咖啡、可哥、濃茶、鹽、白糖、味精及過酸的食物。綠燈(可食的食物)飲食宜保持清淡,多給寶寶吃些蘿蔔,可以防止痰液滋生。攝取補肺、健脾、培腎的食物,如杏仁、核桃仁、羅漢果、豆腐、枸杞、蘋果等。

專家特別提示:以上食物,需要家長反復細心地進行觀察後才能確定,或自己查不清楚到醫院做測定,然後有針對性地忌食。否則,忌食過多易使寶寶發生營養缺乏症;TIOE 預防哮喘行動不可少。

1.要保持空氣流通,防止感冒。

2.給不哮喘的寶寶玩毛絨玩具。

3.地區空氣乾燥,蟎塵是易感源,一定要注意房間清潔。

4.毛絨過敏的寶寶不要在冬天給寶寶使用棕麻墊和羽絨製品。

5.動物蛋白有過敏史的寶寶要避免給寶寶吃魚、蝦、蟹等動物蛋白豐富的食品。

6.生活中,應防止寶寶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肌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耐受力,減少發病的幾率。

常見症狀五:

咳嗽;冬季氣候乾燥多風,而寶寶的呼吸道很稚嫩,受到刺激後易使病菌乘虛而入,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表現出口幹、咽部發癢、乾咳無痰等症狀。咳嗽一般在入睡及早上醒來時較厲害,白天較輕。雖然寶寶並不一定發熱,但卻常會持續十多天不見不好轉。

中醫妙招推薦:

一.中藥治療;給寶寶服用一些中成藥物,如小兒咽扁沖劑、兒童清咽解熱口服液、金果飲等,以解除咽喉不適。 如果寶寶咳嗽經久不愈或發熱,及時去醫院診治,以防發展為肺炎。

二.飲食注意 讓寶寶多飲白開水或淡茶、豆漿等飲料,多吃胡蘿蔔、番茄、豆腐、銀耳、梨、蓮藕、蜂蜜、香蕉等食物,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緩解不適。

三.飲食療法 冰糖川貝雪梨湯做法:取雪梨1只,洗淨去核後加入川貝2克,冰糖1塊,然後上籠隔水蒸20分鐘左右製成冰糖川貝雪梨湯,給寶寶喝水吃梨。梨性寒味甘,川貝可清肺、潤燥、止咳,加在一起製成冰糖川貝雪梨湯可潤肺止咳,滋陰清熱,適合咳嗽的寶寶食用。

常見症狀六:反復呼吸道感染 有些寶寶隔幾天就傷風感冒了,一年到頭總生病,特別是冬春季節更容易發病。病情嚴重時,會發展為支氣管炎甚至肺炎,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

中醫妙招推薦

一.查明原因 先要去醫院查清反復感染的原因。缺乏鋅、鐵、鈣及維生素A等營養素,就會反復呼吸道感染。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營養素。如果是由於抗病能力差引起,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增強免疫的中西藥物。取生黃克50克、防風10克、白求20克加水服用後,可以幫助體內增強免疫力。

二.飲食療法 藥膳粥做法:取糯米200克、山藥50克、蓮子50克、大棗10枚一同煮粥,這款粥具有健脾、增加抵抗力的功效。

表現出憋氣、喘息加重,不能平臥、張口抬肩、大汗淋漓等缺氧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哮喘反復發作,日久會使心肺功能受損,平時一定要積極防治。

中醫妙招推薦:

一.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適用于哮喘急性發作時,可以快速解除支氣管痙攣引起的呼吸困難等症狀。中醫治療哮喘也有獨到之處,在病情緩解期適宜進行中醫中藥調理,如服用中藥、伏天貼臍等。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可對預防哮喘發作及減輕病情有很好的療效,以至徹底去除哮喘。

二.飲食療法;雪梨川貝汁 適合:哮喘發作期。做法:取雪梨1個,川貝母5克搗碎、備用。將雪梨洗淨去核,放入搗碎的川貝母上鍋,然後隔水以大火蒸5~10分鐘,讓寶寶吃梨喝汁連服3天,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白果雪梨汁適合:哮喘緩解期。做法:白果15克、雪梨100克、百合30克及冰糖適量,放入鍋裡煮湯,每天分3次給寶寶飲用,每次10毫升左右,具有潤肺止喘之功效。

三.飲食注意 紅燈(忌食的食物):魚、蝦、蟹、貝類、羊肉、牛肉、公雞肉、雞蛋、巧克力、 蜂蜜、黃花菜、海帶等;黃燈(限食的食物):蔥、蒜、韭菜、胡椒、芥末、肥肉、大豆、紅薯、馬鈴薯、南瓜、米糟、汽水、咖啡、可哥、濃茶、鹽、白糖、味精及過酸的食物。綠燈(可食的食物)飲食宜保持清淡,多給寶寶吃些蘿蔔,可以防止痰液滋生。攝取補肺、健脾、培腎的食物,如杏仁、核桃仁、羅漢果、豆腐、枸杞、蘋果等。

專家特別提示:以上食物,需要家長反復細心地進行觀察後才能確定,或自己查不清楚到醫院做測定,然後有針對性地忌食。否則,忌食過多易使寶寶發生營養缺乏症;TIOE 預防哮喘行動不可少。

1.要保持空氣流通,防止感冒。

2.給不哮喘的寶寶玩毛絨玩具。

3.地區空氣乾燥,蟎塵是易感源,一定要注意房間清潔。

4.毛絨過敏的寶寶不要在冬天給寶寶使用棕麻墊和羽絨製品。

5.動物蛋白有過敏史的寶寶要避免給寶寶吃魚、蝦、蟹等動物蛋白豐富的食品。

6.生活中,應防止寶寶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肌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耐受力,減少發病的幾率。

常見症狀五:

咳嗽;冬季氣候乾燥多風,而寶寶的呼吸道很稚嫩,受到刺激後易使病菌乘虛而入,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表現出口幹、咽部發癢、乾咳無痰等症狀。咳嗽一般在入睡及早上醒來時較厲害,白天較輕。雖然寶寶並不一定發熱,但卻常會持續十多天不見不好轉。

中醫妙招推薦:

一.中藥治療;給寶寶服用一些中成藥物,如小兒咽扁沖劑、兒童清咽解熱口服液、金果飲等,以解除咽喉不適。 如果寶寶咳嗽經久不愈或發熱,及時去醫院診治,以防發展為肺炎。

二.飲食注意 讓寶寶多飲白開水或淡茶、豆漿等飲料,多吃胡蘿蔔、番茄、豆腐、銀耳、梨、蓮藕、蜂蜜、香蕉等食物,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緩解不適。

三.飲食療法 冰糖川貝雪梨湯做法:取雪梨1只,洗淨去核後加入川貝2克,冰糖1塊,然後上籠隔水蒸20分鐘左右製成冰糖川貝雪梨湯,給寶寶喝水吃梨。梨性寒味甘,川貝可清肺、潤燥、止咳,加在一起製成冰糖川貝雪梨湯可潤肺止咳,滋陰清熱,適合咳嗽的寶寶食用。

常見症狀六:反復呼吸道感染 有些寶寶隔幾天就傷風感冒了,一年到頭總生病,特別是冬春季節更容易發病。病情嚴重時,會發展為支氣管炎甚至肺炎,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

中醫妙招推薦

一.查明原因 先要去醫院查清反復感染的原因。缺乏鋅、鐵、鈣及維生素A等營養素,就會反復呼吸道感染。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營養素。如果是由於抗病能力差引起,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增強免疫的中西藥物。取生黃克50克、防風10克、白求20克加水服用後,可以幫助體內增強免疫力。

二.飲食療法 藥膳粥做法:取糯米200克、山藥50克、蓮子50克、大棗10枚一同煮粥,這款粥具有健脾、增加抵抗力的功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