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常流口水並非是長牙 可能是脾虛

寶寶長牙容易流口水, 但是有時候寶寶常流口水不一定是長牙, 也可能是脾虛哦, 所以寶寶經常流口水家長要搞清楚是因為長牙還是別的原因。

寶寶流口水不一定都因為長牙

很多寶寶小時候都會流口水, 特別是在長牙的時候。 這是因為小寶寶口腔淺, 不會調節口腔內過多的液體, 因而就會發生流口水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 牙齒萌出, 口腔深度增加, 寶寶逐漸學會用吞咽來調節過多的液體, 這種流口水現象逐漸消失, 家長只要做好護理就好, 不必過於擔心。

如果寶寶過了長牙期還老是流口水,

Advertisiment
家長應考慮寶寶是病理性流口水。 導致寶寶流口水的病理性因素有很多, 比如孩子患口、咽黏膜炎症引發吞咽不良;或者病毒感染, 如感染手足口病、水痘等, 都有可能引起口腔內及舌旁的潰瘍而導致疼痛、吞咽困難;又或者神經障礙, 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經麻痹、延髓麻痹、腦膜炎後遺症, 都會導致吞咽功能障礙, 引起口水外流。 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導致的流口水, 一定要到醫院進行確診, 並及時治療。

寶寶老流口水可能是脾虛

從中醫方面來講, 寶寶過了長牙期還老是流口水也可能是脾虛。

孩子脾虛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中醫認為, 脾虛則運化失常, 老流口水便是表現之一。 孩子“脾虛”的表現還有面色萎黃無華、體倦乏力、形體偏瘦、厭食、拒食,

Advertisiment
或稍微多吃一點, 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殘渣, 大便多不成形, 易出汗, 平時易反復感冒。

如果是脾虛造成的流口水, 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 脾虛的寶寶應該適量多吃一些能補脾益氣、醒脾開胃及消食的食物, 如大米、薏米、蓮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少吃性味寒涼, 易傷脾胃的食物, 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茭白、萵筍、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等。

另外, 一些簡單的按摩方法也對調理寶寶的脾胃有效果。 比如按摩寶寶的足三裡穴, 每日按摩10-15分鐘, 可以增強消化功能;也可採用捏脊法, 家長用雙手捏起孩子脊柱兩旁的皮膚, 從尾骶部逐漸向上移動,

Advertisiment
直捏到頸部, 反復十多回, 每天2次, 捏脊可以改善食欲、減少感冒、增強體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