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小便透露的健康隱患

正常“尿尿”範本

排尿量(每天):【3-7歲】約600-700毫升(並不是所有的孩子每天都排一樣多的尿, 尿量的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同)。

排尿次數(每天):【3-7歲】約6-7次。

異常小便A:尿色

● 深黃

剛出生的小寶寶尿色發黃, 通常是由於新生兒黃疸疾病所致。 然而, 如果較大的孩子尿色變得深黃, 同時伴有發燒、乏力、食欲明顯減退、噁心、嘔吐等不適, 並在腹部肝區部位有觸痛, 則可能是患了黃疸性肝炎。

● 發白

如果只是發現“尿尿”發白, 沒有其它伴隨症狀, 一般是一種正常現象(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容易出現)。 但是, 如果還伴有其它症狀, 如腿腫脹,

Advertisiment
並且, 尿液經過加醋或加熱, 均不能變得澄清, 則有可能是患了絲蟲病或胸導管內有炎症;如果伴有尿頻、尿急、尿痛, 多是尿道發生了感染;如果伴有發燒、寒戰, 並感到劇烈腰痛, 則可能是患了腎盂腎炎。

出現以上情況, 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化驗和檢查, 以便及早明確診斷和針對性的治療。

異常小便B:尿床

健康隱憂:遺傳;腦中“醒覺神經中樞”反射遲鈍。

一般來說, 輕微的尿床並不是病, 隨著年齡增長通常都會自然消失。 然而, 頻繁而持續的尿床很可能和隱藏性病理原因有關, 必須重視和進行適當治療。

1.排尿訓練:買個尿濕報警器, 將濕度感應器放在尿床孩子的內褲上, 孩子只要一排尿就會報警喚醒他, 能訓練他對膀胱膨脹的敏感性並及時蘇醒。

Advertisiment
這種方法安全有效、無副作用, 須長期堅持使用, 治癒率比較高, 復發率低。 不過如果濕度較大, 報警器常常會失靈, 所以環境濕度很大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傳統的鬧鐘來代替報警器。

2.藥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去氨加壓素(DDAVP, 商品名:彌凝片)有改善睡眠、促進覺醒的作用。 近年研究發現採用小劑量、長療程(6-12個月)的遠期療效較好。

3.中西醫結合治療:DDAVP與中藥(如中藥遺尿合劑等)合用, 療效優於單用DDAVP。

生活配合――

◆ 晚飯後減少喝水, 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飲料。

◆ 為寶寶做個“不尿床日”記錄本, 慶祝每個“乾爽日”。

◆ 叫醒熟睡的孩子如廁, 並故意讓他多走幾步, 醒一醒後再小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