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學說話注意事項

1 寶寶學說話注意事項

1、要有足夠的耐心

教寶寶學說話要注意什麼, 首先不能操之過急。 因為寶寶的性格和發育不同, 他們學習說話的能力也會有差別。 有些寶寶會出現說話晚的現象, 這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太過著急, 這是正常的現象, 父母需要慢慢指導寶寶多說話, 同樣的語句子多說幾次, 反復刺激有利於寶寶對語言的理解。 父母對寶寶說話的要求不能太高, 寶寶出現差錯, 父母不要總是急於糾正他, 操之過急只會導致寶寶的表達欲望下降。

2、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有些家庭父母、其他親人各用各的方言,

Advertisiment
這肯定不利於寶寶學說話, 多語言環境會使寶寶在模仿成人語言時感到疑惑導致發音錯誤。 因此在教寶寶學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使用正確的語言, 這才能對寶寶形成正確的引導作用, 也能及時避免錯誤的發生。

3、不要過分遷就

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 父母常用用疊詞和兒話語。 寶寶用小兒語是因為他的語言發展水準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但父母千萬別因為覺得有趣和親切, 而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 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父母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當寶寶用疊詞時, 父母則應選用正常的交流方式, 儘量縮短寶寶疊詞或者兒話使用的時間。

Advertisiment

4、不要操之過急

每個孩子的先天發育不同, 他們的語言智力也不同。 很多寶寶都會出現說話晚的現象, 這時候父母不要太過著急, 為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 給孩子良好的語言環境, 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 配合寶寶的興趣加以引導, 讓孩子慢慢鍛煉說話。 若擔心寶寶聽力存在問題, 父母有發現不妥的時候, 應及時到醫院做聽力篩查和智力測評, 早發現早治療。

5、語氣肯定、直接了當

使用不同的語氣, 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疑問句會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空間, 他通常會作出符合自己意願的選擇。 比如, 對於“能不能把畫收起來”的問題, 棠棠選擇回答“不”。 與疑問句相比, 陳述句則不給孩子選擇的餘地, 並能讓孩子明白他們需要履行的責任,

Advertisiment
如“把畫收起來”。 所以, 大人在說話之前, 應該明確自己是要詢問還是要求。 如果是要求孩子做某件事, 最好使用陳述句, 如果是詢問孩子是否願意做某件事, 才用疑問句。 運用成人間的婉轉迂回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是不妥的。

6、用詞具體、形象、通俗, 清楚地表達期望與要求

很多時候, 父母和老師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 明明才給孩子說得清清楚楚, 孩子卻“明知故犯”。 大人氣惱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責任可能就在我們自己?籠統, 抽象的用詞, 如“愛護”,會給年幼兒童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所以, 換一種形象、具體的說法是必要的。

2 寶寶學習說話父母別幫倒忙

1、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表現:寶寶指著水杯, 媽媽立即反應:“寶寶,

Advertisiment
是要喝水嗎?媽媽給你拿。 ”寶寶連嘴皮子都不需要動。

害處:爸爸媽媽過度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 因為他不用說話, 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圖, 並達到他的要求了, 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正確做法:當爸爸媽媽從寶寶的行為舉止中發覺寶寶想喝水時, 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杯, 他拿著空水杯, 想要得到水時, 會非常努力去說“水”。

2、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表現:“地上髒髒”、“寶寶, 吃飯飯啦”、“到時間睡覺覺了”等。

害處:用疊詞和兒話說話是寶寶語言特定階段的表現, 有些家長卻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 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 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Advertisiment

3、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

表現:寶寶把“哥哥”說成了“蟈蟈”, 爸媽重複寶寶的錯誤語音, 甚至下次再碰到說“哥哥”的情況時, 父母也跟著寶寶說“蟈蟈”。

害處:如果父母將錯就錯學習寶寶的錯誤發音, 那麼寶寶就會得到錯誤暗示, 認為自己的發音是對的, 這種錯誤的發音可能會因此很長時間難以改變。

正確做法:爸爸媽媽不要學寶寶的發音, 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 時間一長, 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 寶寶的發音自然會逐漸正確。

正確做法:當寶寶伸出雙手說, “媽媽抱抱。 ”媽媽就應該給寶寶一個熱情的擁抱, 並說, “媽媽來抱寶寶了。 ”用正常的交流方式, 儘量縮短寶寶疊詞或者兒話使用的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