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步五大誤區要牢記

如何鍛煉寶寶學步?寶寶學步會有哪些誤區?當寶寶到了一定階段, 他們開始嘗試著行走, 在行走的學習中, 不少媽媽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舉止可能是錯誤的, 育兒小編為你提供以下學步5大誤區, 看看你是否中招了呢?

誤區之一:學步車

儘量不用學步車, 因為學步車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特別強, 它不是去發育大腦如何指揮他的四肢, 比如他的下肢和胳膊、頭、頸、身體, 整個部位如何協調的運動, 而是依賴學步車, 而且學步車下面還有四個輪子, 想去哪就去哪兒。 因為有一部分是應該靠自己肌肉的力量去走路、跑步的,

Advertisiment
學步車也不能說一點用也沒有, 可是我們不能指望它發揮很大作用, 所以儘量少用或者不用, 但是意味著要在寶寶學步之前要有足夠的訓練, 比如爬行訓練要足夠, 爬行訓練之前抬頭、翻身、抓握的訓練都要足夠, 他學走路的時候就水到渠成了。

誤區之二:太早學走路

俗話說三翻、六坐然後八爬, 一歲的時候會走路, 如果過早的訓練走路就會剝奪前面的那些時間, 這個時候要通過他穩不穩來判斷, 如果他自己站起來走的挺穩不怎麼摔跟頭, 說明他平衡能力已經發展足夠了。 如果他站起來摔一跟頭, 站起來摔一跟頭, 寶寶還是練習走路太早, 說明他的腿部發育還沒有足夠, 如果學走路過早會形成羅圈腿。

Advertisiment

誤區之三:不爬先走路

如果爬行不足會影響小孩的本體感, 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身體、四肢的感覺, 這感覺會影響小孩寫作業的速度, 還有寫作業的自覺性, 還有上課的注意力的集中。

誤區之四:學走路要穿鞋

其實小孩學走路的時候一開始時在家裡爬然後站起來, 還是光腳或者穿襪子的更多一些。 然後逐漸到了一歲左右有穿軟底鞋, 就像過去給小孩穿的布鞋, 不要給小孩穿硬底的涼鞋或者皮鞋, 如果地板不是很涼的話可以讓寶寶赤腳學走路。

誤區之五:過度保護

從心裡學的角度來對孩子進行訓練的時候不是替孩子著想, 而是啟發孩子原動力。 如果孩子能坐著不走, 能躺著不坐, 那他怎麼上學呢, 那不可以。

Advertisiment
這時候要激發起他的願望, 孩子要有能力才能有願望, 如果渾身肌無力怎麼能有願望呢, 所以肌肉有力是來自於他的動力和需要, 當孩子的視野非常的豐富多彩, 引發起他那種求知欲和那種要去的欲望。 所以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過度保護首先是幫他做事情, 其次是抱著他太多了, 還有就是永遠不放心, 另外就是限制活動範圍。 走路會影響到孩子思維的發展、智力的發展和他將來對環境的適應和學習能力。 過度保護就是限制孩子能力的發展。

育兒小編溫馨提示:寶寶學步, 要避開上述五個誤區哦, 只有這樣孩子學步才能走的更好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