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如果有斜視現象該如何矯正治療?

由於我們的視覺機能在出生以後漸漸發育, 到了6歲左右即告穩定, 因此若太晚開刀矯正斜視而讓眼球的發育達到成熟, 則雙眼的立體感將永遠無從建立, 因此目前大部分眼科醫生的原則為:

1.先天性內斜視

由於此類型斜視的患者若不立即治療, 則產生弱視的幾率很高, 因此通常應在出生18個月後即接受手術矯正。

2.非先天性斜視

若患者年紀較大, 則手術前的檢査可以較完備, 且全身麻醉的危險性也比嬰兒低;因此一般建議的手術時機為滿3周歲, 這樣在手術後仍有2~3年的時間讓視覺機能發育,

Advertisiment
其預後可以有較佳的效果。

3.如果患者的年紀已大於6歲

由於視覺機能發育的最佳時機已過, 斜視的矯正目的僅在於外觀的改進, 故手術的時間可以排在任何時候。

一般來說斜視手術的原則是對於作用較強的眼外肌, 利用肌肉後徙術將肌肉由原來的附著點往後附著, 使其收縮力變弱;而對於作用較弱的肌肉, 則利用肌肉截短術使其收縮力加強。

至於手術時要開一眼還是開兩眼, 則視眼科醫師所受的訓練而定, 有的醫師認為若斜視眼偏斜的角度不大, 僅在斜視眼以肌肉後徙術與截短術合併使用, 即可使偏斜的眼球接近較中央的位置;而當偏斜的角度較大時才考慮兩眼皆進行手術。 但有的醫師則在偏斜角度不是很大時也做兩眼的手術,

Advertisiment
且效果不錯, 故開一眼或兩眼要視眼科醫師而定。

另外, 由於每個患者本身肌肉的張力不同, 相同的斜視偏斜角度接受相同的手術, 有的人會眼球正好擺在正中, 有的人會矯枉過正, 有的人則會矯正不夠, 因此在手術前眼科醫師會與患者或家屬充分溝通, 也就是可能需要再次手術。

斜視手術後第二天眼睛看起來會比較紅, 讓人覺得有點害怕, 但這種現象在一兩周內即會逐漸改善;要眼睛完全復原大概需要四周至一個半月, 患者在手術後繼續複診時, 眼科醫師會視矯正的效果, 決定患者是否要配眼鏡, 或是否要接受視軸訓練, 甚至再次手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