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天天趴一會促進協調能力

你是不是每天都會讓寶寶趴一會呢?應該這麼做——這樣會讓寶寶更加強壯, 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 先來聽個好消息:一直以來, 兒科機構和醫生都建議寶寶“躺著睡覺”, 以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病率。 事實證明, 這種疾病的發病率的確較從前降低50%左右。 現在, 又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 大家:這種“躺式”睡法, 導致許多嬰兒後腦扁平, 稱為扁平頭。 而且, 長期躺臥, 會抑制肢體運動能力, 因為寶寶很少有機會運用上身的肌肉組織。 缺乏趴臥式的訓練, 不僅會影響寶寶掌握基本肢體技能的速度, 例如抬頭、翻身等,

Advertisiment
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坐、爬的能力。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當寶寶醒的時候, 幫助他翻過身來, 練習趴著。 這種姿勢會促進寶寶整個身體的穩定性、四肢的協調性和頭部的控制能力。 而且, 不斷地讓寶寶練習趴臥, 還會提高他們抓、夠物體以及翻轉身體的能力, 從而為爬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趴的訓練

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 就可以開始“趴趴訓練”了!這一時期, 寶寶已經開始學著轉頭了, 頸部肌肉更加強韌, 更具協調能力。 把寶寶放在鋪在地板上的毯子上, 每天訓練5—10分鐘。 到了4個月, 寶寶就會支撐著胸部離開地面, 靠著肘部, 抬起頭, 甚至胳膊也能離開地面, 拱起背部, 練習踢腳。 當寶寶在地面上又踢又動的時候, 難免會突然間身子傾斜,

Advertisiment
翻過身去, 不要著急, 這很正常。 到了五六個月, 寶寶開始腹部向下練習轉圈, 能用小手去抓夠前面或側面的東西了。

在體能方面, 趴可以大大降低扁平頭的患病機率。 同時, 在心理方面也會大有助益:當寶寶嘗試新的事物時, 他會有一種成就感, 隨著年齡的增大, 協調能力的增強, 他會更有自信去挑戰新的技能。

大家一起來“趴趴”

讓“趴趴時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不是一種單純的訓練。 要不斷地指導寶寶, 千萬不要讓寶寶單獨度過“趴趴時間”, 安全第一。 當然, 這一時期, 還是要讓寶寶躺著睡覺。

儘早練習。 讓寶寶趴在你的身上或者趴在你的大腿上, 堅持幾分鐘, 讓他慢慢熟悉這個姿勢。 剛剛吃完奶, 不要進行這個訓練,

Advertisiment
對小肚肚的壓力會導致寶寶吐奶。

舒適為主。 讓寶寶趴在一個平坦、乾淨的平面上, 例如毯子或者地板上的墊子上。 如果她不停地動或者哭鬧, 試著再加一層墊子或者把一個小毯子塞到寶寶的肚子下面。

面對面。 躺在地板上, 和寶寶面對面, 發出滑稽的聲音和表情, 或者唱歌給寶寶聽。 也許你會感覺很傻, 但是寶寶卻很喜歡, 在這種氛圍中, 就不會亂踢亂叫了。

分散注意力。 把寶寶放在一面鏡子前面, 吸引他的注意力, 或者把一個色彩鮮豔的毛毛玩具放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 還有好多的玩具都可以消除寶寶初學“趴趴”時的煩燥和不安, 分散注意力。

共同參與。 讓朋友、親戚和保姆都加入到這個“趴趴訓練”中來, 讓寶寶在親子氛圍中,

Advertisiment
快樂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