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天天補鈣還缺鈣的3大“禍首”

寶寶健康成長每一天, 離不開充足的鈣質, 特別是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間, 鈣質起著至關重要的功效作用。 寶寶要補鈣, 媽媽都知道。 可是有些媽媽卻發現, 孩子不斷的在補鈣, 去檢查還說是缺鈣, 這究竟是為何呢?是購買的鈣片含鈣率高, 還是吃的方法不對, 又或者是孩子不吸收呢?

雖然家長們都很重視和認真給寶寶補鈣, 但還是遇到困境——天天補, 寶寶仍缺鈣。

A:寶寶一出生, 我就喂他喝液體鈣, 為什麼檢出來缺鈣呢?

B:寶寶9個月了還沒有長牙?!?很小就注意給她補鈣了, 為什麼還是缺鈣?

C:除了天天餵奶,

Advertisiment
還有為鈣沖劑, 就連輔食我都用骨頭湯來做, 為什麼寶寶還是會缺鈣, 難道補鈣的量還不夠麼?

方式方法不對, 是寶寶補鈣的最大漏洞, 以上幾種網友常提的情況中, 小編就揪出了幾個錯誤, 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首先, 不要單憑出牙晚、個不高、枕禿等情況就斷定寶寶缺鈣, 避免濫補。 需到正規醫院檢測方能下定論。 其次, 寶寶補鈣不宜太早, 一般是滿3個月後才開始服用補鈣品。 母乳/配方奶本身還有豐富、易吸收的鈣質, 初生寶寶的鈣需求並不算高, 單靠母乳/配方奶便能攝取足夠的量。

再次, 科學的補鈣是關鍵。 有很多人食補是最有效的補鈣方式, 例如骨頭湯、蝦皮等高鈣食品, 實際上這些高鈣食物的鈣的利用率非常低。

寶寶天天補鈣還會缺,

Advertisiment
家長往往是栽在了以下3個細節。

細節1:有效補鈣需要好腸胃

嬰兒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 對於大分子鈣的吸收更是難上難。 要使寶寶補鈣切實有效, 第一要點並不是選合適的鈣製劑、也不是補充足量的鈣, 而是確保有一副好腸胃。 而這一點也是最易被忽略的。

要改善寶寶腸道, 促進營養吸收, 我們需要依靠兩類成分:益生元或益生菌。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 最終也需通過促進益生菌增殖來實現改善腸道的效果。

補充益生菌的途徑:

市面上有不少兒童益生菌沖劑、片、膠囊等產品。 嬰幼兒可選擇沖劑產品直接補充, 但注意沖調溫度不要高於50°C, 因為高溫會令益生菌失活, 同時失去任何效果。 另外還有少數品牌的配方奶粉中添加了益生菌成分

Advertisiment

補充益生元的途徑:

益生元是目前大部分配方奶粉比較固定添加的一種成分, 常見低聚半乳糖GOS、低聚果糖FOS。 這類配方適合消化能力差、腸道功能差的寶寶。

細節2:有效補鈣需要選對“鈣”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選購補鈣產品是, 會以含鈣量的高低作為唯一的標準。 實際上, 寶寶補鈣重“量”更重“質”。 鈣製劑的補充效果取決於吸收率, 這就要求“鈣源”能更容易被胃腸道消化吸收, 並且不刺激。

嬰幼兒補鈣產品的鈣源以L-乳酸鈣的吸收效果最佳, 其次是乳酸鈣;3歲以上的寶寶胃腸道發育較完整, 對於鈣的需求量大, 鈣源以穩定安全、含鈣量高的碳酸鈣為佳。 從吸收效果和喂服的便利程度來看,

Advertisiment
滴劑、沖劑是最適合嬰幼兒服用的劑型, 吸收效率最快, 接下來是膠囊和鈣片。

細節3:有效補鈣 也需要“助力”

為寶寶選購的補鈣產品, 吸收利用率除了和寶寶腸道情況、鈣源有關, 還跟是否添加“輔助成分”有關。 嬰幼兒補鈣產品中比較常添加的促鈣吸收成分有CCP(酪蛋白磷酸肽)和維生素D。

維生素D對補鈣的促進效果,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陽光中紫外線能使皮膚裡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 從而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 這也是我們常說“曬太陽能補鈣”的原因。 CCP是以牛乳酪蛋白為原料制得的生物活性多肽, 能促進人體對鈣、鐵、鋅等二價礦物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