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大便乾燥的注意事項

1 寶寶大便乾燥的注意事項一 訓練物品的準備

1、便盆:

選購一個理想的便盆, 要安全、舒適, 容易清洗, 盆底寬闊, 高度適中, 一般塑膠製品就行。 款式不宜太花哨, 否則寶寶會分心, 只顧觀看顏色和圖案, 而不利於大小便的順利訓練。

2、衣服:

選擇棉質, 寬鬆、吸水性強, 易於清洗的褲子。 能讓寶寶明顯地感覺到弄髒後的不舒適感, 又比較容易清理, 有利於寶寶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訓練。 訓練最好在夏季進行。 因為這個季節寶寶穿的少, 換洗方便, 即使弄濕也好處理, 也不必擔心著涼。 如果寶寶成長到訓練最佳時機剛好進入涼爽季節,

Advertisiment
只要家裡照顧的人手多, 此時訓練也未嘗不可。

2 寶寶大便乾燥的注意事項二 適時訓練不容錯過

1、原因:

寶寶出生1-2個月就可以開始大小便訓練, 這個時期寶寶每天排尿次數多、間隔短, 具體次數因人而異, 一般寶寶會在剛睡醒、吃完奶或飲水之後15分鐘左右時, 最有尿意。 連續兩次後, 間隔會長一些, 瞭解規律後就可以有意識地把尿。 如此連續執行15-30天, 即可養成習慣, 注意不要隨意更改訓練時間。

2、建議:

把尿的便盆最好放在固定的位置, 這樣有利於形成條件反射。 把尿的時間不宜過長, 一般3-5分鐘即可, 如果寶寶沒有便意, 就讓他起來, 過一會兒再試, 不要為了節省一塊尿布, 使寶寶長時間處於把尿姿勢,

Advertisiment
這樣會使寶寶的心裡產生排斥和厭倦的情緒, 結果就適得其反。

3、溫馨提示:

寶寶“入廁訓練”趕早不如趕巧, 掌握寶寶排便的規律和時間, 是寶寶排便訓練成功的關鍵。

3 寶寶大便乾燥的注意事項三 採用正確的把尿姿勢

姿勢一:

媽媽抱起寶寶, 解開尿布, 讓寶寶的頭躺在胳肘窩裡, 前臂托住寶寶的身體, 寶寶順勢一側依附在媽媽的懷裡, 手掌五指分開托住寶寶的屁股, 另一手輕輕抓住寶寶的雙腳並提起分開。

適用:1-2個月的寶寶。 此階段寶寶身體較小, 頸、腰還很軟, 關節也脆弱。 本姿勢可避免因用力過猛造成寶寶髖關節脫臼的危險。

姿勢二:

當寶寶出現情況時, 媽媽及時抱起寶寶, 解開尿布, 讓寶寶躺在媽媽的懷裡, 雙手握住寶寶的大腿並分開,

Advertisiment
同時輔以“噓噓”“嗯嗯”等用力的聲音來作為排便的信號。

適用:滿百天以後的寶寶。 此階段寶寶隨著月齡的增加, 已經具備一定的控制力。

123 4 寶寶大便乾燥的注意事項四 幫助寶寶建立條件反射

1、原因:

寶寶從出生到五六個月有一個對排便功能的學習敏感期, 在這個階段, 如果成人對寶寶的排便要求及時做出反應, 可以幫助寶寶慢慢建立條件反射。 以後只要將寶寶抱成排便的姿勢, 並配合“噓噓”“嗯嗯”的誘導聲, 寶寶就會排便了。 不過即使如此, 訓練成功的幾率也不高。

2、建議:

對此, 媽媽們不必著急, 更不能強迫寶寶, 應該明白此階段訓練的目的不是成功, 而是説明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3、溫馨提示:

幫助寶寶形成條件反射可以從大便開始。

Advertisiment
因為大便次數少, 時間相對固定, 排便前信號比較明顯, 容易捕捉時機且成功幾率高, 也易增強媽媽對寶寶排便訓練的信心。 此外, 大便“失控”後的“善後”工作也較難, 訓練好大便可以減輕媽媽的工作量。

5 寶寶大便乾燥的注意事項五 良好的爸媽態度最重要

1、原因:

剛開始寶寶大小便訓練, 可能成功率較低。 這與寶寶的成長發育有關。 一般寶寶控制大小便的次序為:夜間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大便——白天控制小便——最後是夜間能夠控制小便。 大小便訓練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每個寶寶發育程度都不同,

2、建議:

訓練過程應循序漸進, 不要和其他寶寶相比, 更不能因為寶寶出了“事故”呵斥或者責怪寶寶。

Advertisiment
在整個學習訓練過程中, 爸媽應該保持輕鬆、寬容、多支持和鼓勵的態度, 切不可操之過急, 以免招引寶寶的反感。

3、溫馨提示:

有的寶寶在媽媽抱著把尿時, 就是不尿, 還出現弓腰蹬腿的現象。 等媽媽抱起後一會兒就尿了, 這是寶寶對訓練反感的信號, 爸媽應提高警惕!

6 寶寶大便乾燥的注意事項六 從大小便瞭解寶寶健康

1、原因:

對於2-3個月的寶寶, 由於餵養方式不同, 寶寶大小便也不盡相同。 但總體來說進食、睡眠、大小便等各方面都已逐步形成規律。 這時的寶寶每天大便3-4次, 小便20次左右是正常現象。 如果寶寶大便次數一直較多, 性狀也不太好, 便稀有時呈黃綠色甚至有奶瓣, 但寶寶精神好, 體重增長好, 說明是生理性腹瀉, 等到4-5個月時,加輔食後,大便即可轉為正常。大便次數較多,每次量少,含較多深綠色的粘液,亦稱饑餓便,這與寶寶吃奶量不足有關,適當增加奶量即可糾正。

2、溫馨提示:

大便次數多於平日,出現水樣便、粘液便、膿血便或小便尿量驟減,甚至6小時以上無尿的寶寶,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123 7 寶寶大便乾燥的小貼士

1、多喝水。寶寶早上起來就喝白開水,喝水可以清潔腸管,促進腸蠕動。

2、均衡飲食,增加膳食纖維。多吃蔬菜,吃蔬菜需要一定的量。

3、多吃水果。一歲的寶寶吃整個水果,而不是喝水果汁。這樣既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也增加了水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排便有利。

4、適當運動。運動促進全身代謝加快,也對腸蠕動有幫助。

5、儘量不用開塞露或其他藥物促排便,容易形成依賴。如果兩三天不排便,可以考慮用一次開塞露排除宿便。

6、安全用藥。寶寶長期大便乾燥,爸媽可以選擇藥性溫和的兒童專用藥。

7、如果有異常及時就診。

相關文章

寶寶大便乾燥怎麼回事

寶寶大便乾燥拉不出來怎麼辦

寶寶大便乾燥可以吃益生菌嗎

123 等到4-5個月時,加輔食後,大便即可轉為正常。大便次數較多,每次量少,含較多深綠色的粘液,亦稱饑餓便,這與寶寶吃奶量不足有關,適當增加奶量即可糾正。

2、溫馨提示:

大便次數多於平日,出現水樣便、粘液便、膿血便或小便尿量驟減,甚至6小時以上無尿的寶寶,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123 7 寶寶大便乾燥的小貼士

1、多喝水。寶寶早上起來就喝白開水,喝水可以清潔腸管,促進腸蠕動。

2、均衡飲食,增加膳食纖維。多吃蔬菜,吃蔬菜需要一定的量。

3、多吃水果。一歲的寶寶吃整個水果,而不是喝水果汁。這樣既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也增加了水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排便有利。

4、適當運動。運動促進全身代謝加快,也對腸蠕動有幫助。

5、儘量不用開塞露或其他藥物促排便,容易形成依賴。如果兩三天不排便,可以考慮用一次開塞露排除宿便。

6、安全用藥。寶寶長期大便乾燥,爸媽可以選擇藥性溫和的兒童專用藥。

7、如果有異常及時就診。

相關文章

寶寶大便乾燥怎麼回事

寶寶大便乾燥拉不出來怎麼辦

寶寶大便乾燥可以吃益生菌嗎

123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