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爬行益處有很多

有一些家長在寶寶爬行經歷了一段時間後, 就急於讓寶寶走路。 市面上賣的那些學步車、學步繩都買回家給寶寶用。 但其實, 專家指出, 讓寶寶多爬爬是非常有益處的。 在一歲以內, 寶寶的運動主要以爬為主, 一個孩子一生應該爬800小時, 不應該少於500小時。

寶寶爬行的好處

一、 促進感統的發育。 爬行對於寶寶來說, 可以幫助寶寶內耳前庭與平衡能力的培養。 據調查顯示, 爬行多的寶寶, 比過早開始走路的寶寶的協調性與專注力都更勝一籌。 如果爬行時間過短, 會增加患有感覺統合失調症的幾率, 會出現視聽、視動、聽動失調等情況。

Advertisiment
並且, 人類的一切運動技巧都是依靠本體感覺實現的, 而本體感覺的培養就是由爬行引發的。 因此, 多爬行, 會幫助寶寶多器官協作能力的培養。

二、可有效防止肥胖。 寶寶在爬行中可以很好的消耗掉熱量, 身體也會得到鍛煉, 可以促進消化, 並增加食欲。 爬行多的寶寶, 皮下脂肪堆積就會越少。 並且,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 會時不時的抬頭, 這就鍛煉了寶寶的頸部肌肉。 爬行時還會伴隨胸腹部離開地面, 用四肢支撐身體, 就鍛煉了胸、腰、腹、背與四肢的肌肉, 可以有效促進骨骼生長與韌帶靈活, 並為以後走路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促進語言學習。 經調查顯示, 在爬行中, 寶寶大腦的各個神經元的聯繫會加強,

Advertisiment
刺激大腦的語言中樞, 説明日後寶寶的語言發育。 因此, 寶寶爬行的越多, 說話就會越早, 並會說的很好, 同時學習與讀書的能力也會更強。 專家指出, 很多在兒童期有閱讀障礙的孩子, 很多都是由於在嬰兒時期爬行的時間不夠導致。

如何幫助寶寶爬行

一、如果寶寶有意識的用胳膊支撐身體, 但是由於胳膊還沒有力氣, 所以支撐這個動作仍沒有完全做好。 家長可以用毛毯裹住寶寶胸腹部, 輕輕通過對毛毯的提拉將寶寶身體拉高, 並推動寶寶的左手、右腳, 開始前進一步, 然後推動右手、左腳, 這樣輪流更換, 可以幫助寶寶四肢協調。

二、 在寶寶5—6個月的時候, 可能會趴在床上四肢亂動, 這就預示著寶寶已經有開始爬行的想法了。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 父母可以讓寶寶俯臥, 在他面前擺放他喜歡的玩具或者食品, 引導寶寶前行。

三、父母可以讓寶寶趴在墊子上, 父母分別站在寶寶頭與腳兩個方向, 父母雙方可以一個人推動寶寶的左腳, 站在寶寶頭方向的人就牽著寶寶的右手;而推右腳, 則牽寶寶的左手。 可以用此方法讓寶寶練習爬行。

四、父母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個皮球, 如果寶寶爬行往前一點, 推動皮球也會往前跑一點, 這樣可以增加寶寶的興趣。

五、等寶寶開始會爬了之後, 家長可以為寶寶增加難度, 用枕頭等柔軟的物體擋在障礙, 讓寶寶翻山越嶺, 刺激寶寶爬行。

寶寶一般從6個月左右開始嘗試爬行, 在9個月左右嘗試站立。 如果每天寶寶爬行3、4個小時,

Advertisiment
那麼總共可以爬到400—500小時。 為了寶寶的良好發育, 不要害怕寶寶弄髒了衣服與小手, 或者把膝蓋硌疼了, 要放手讓寶寶爬吧。 因為寶寶的爬行中, 不僅可以促進感統的發育、促進語言的發育, 還能起到強身健體、防止肥胖的作用。 家長可以用做遊戲或者推拉寶寶的手腳以做輔助練習, 爭取增加寶寶爬行的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