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多大可以喝牛奶

多大的寶寶可以喝牛奶?

牛奶的營養剖析

牛奶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價廉、食用方便, 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 人稱白色血液”, 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它所具有的原生營養性是其它任何人造營養品都無法比擬的。 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非常豐富,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以外, 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都很多。 每100克牛奶含水分87克, 蛋白質3.3克, 脂肪4克, 碳水化合物5克, 鈣120毫克, 磷93毫克, 鐵0.2毫克, 維生素A140國際單位, 維生素B10.04毫克, 維生素B20.13毫克, 尼克酸0.2毫克, 維生素C1毫克。 可供熱量69千卡。 最難得的是, 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

Advertisiment
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 利於鈣的吸收。

多大的寶寶可以喝牛奶?

通常說來, 在1歲以內的寶貝最好不要喝牛奶, 因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礦物質, 而複合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又太少, 因此不容易被寶貝細嫩的腸道所消化、吸收, 也不利於寶貝生長發育。 此外, 牛奶還可能是奶蛋白過敏的誘因。

6個月以上的寶貝可以讓他慢慢適應牛奶, 前提是寶貝在喝過牛奶後沒有出現過敏的跡象。 先從一小勺開始, 再逐漸增加到用牛奶煮穀物粥。 當寶貝長到2歲的時候, 就可以定期給他吃牛奶和乳製品了, 一天大約300~350克。

如何為寶寶選購牛奶?

鮮奶的鑒別:首先看包裝, 上面標示的蛋白質含量達2.9%以上的才符合國家標準;再就是包裝上必須標示出0~5℃冷藏保存且保質期5天以內。

Advertisiment

然後從以下方面辨別品質。 色:顏色呈乳白色的牛奶為鮮奶;而色澤淡黃, 且牛奶上有水狀物析出的是陳牛奶了。 香:鮮牛奶的奶香濃、奶腥味大;反之, 摻進雜物的牛奶奶香淡, 奶腥味小。 味:親口品嘗, 鮮奶的口感純正;而不太好的牛奶腥味小, 入口時會有苦味或異味出現。

還有三個小實驗可以幫您:1、將牛奶與水摻和在一起, 如果混合後出現固狀物, 則說明牛奶不新鮮。 2、把一滴牛奶滴在指甲上, 若在指甲上形成球狀, 就證明牛奶是新鮮的;若一滴落在指甲上就流散, 則表明牛奶不新鮮。 3、觀察煮沸的牛奶。 牛奶煮沸後, 形成豆腐花狀物的則為陳牛奶或變質牛奶。

常溫奶的鑒別:常溫奶可常溫保存,

Advertisiment
保質期能達到45天到6個月。 建議您選購生產日期接近當天的產品, 因為隨著時間的延長, 牛奶中的鈣質會逐漸變為不可溶鈣, 維生素B1在一周後基本消失殆盡, 其他的營養素也缺失很多。

寶寶喝牛奶過敏腹脹怎麼辦?

寶寶喝牛奶過敏怎麼辦?

有的寶寶在吃牛奶過程中或吃之後, 表現為大聲哭鬧, 且面色潮紅或蒼白, 兩手握拳, 雙腿屈曲於腹部, 同時有腹瀉、大便帶有血絲。 嚴重者還會出現蕁麻疹、肛周潰爛、哮喘等症狀。 這可能就是牛奶過敏症。 寶寶一旦患了牛奶過敏症, 應立刻停用寶寶原來的食品, 症狀會即刻緩解。 寶寶長到5~6個月後, 腸黏膜發育基本完善, 過敏症也就自然消失了。 出現牛奶過敏症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可停喂牛奶及其製品一段時間, 採用代乳品, 待寶寶腸黏膜發育完善後再行餵奶。

如果認為代乳品不如牛乳製品營養全面, 可採用脫敏療法, 其方法是:發現寶寶有過敏症狀, 先停用原食品2周, 改用代乳品, 比如奶糕粉類、米粉類或羊奶等。 2周後用鮮牛奶試喂寶寶1次, 試用量在10毫升(約2湯匙)左右, 如果略有變態反應, 只要不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可間隔3天再喂鮮牛奶15毫升。 依此類推, 每隔3天增加5~10毫升。 隨著牛奶量的增加, 寶寶過敏症狀不加重且逐漸減輕, 則可在增加奶量的同時縮短餵奶的間隔時間, 直到恢復正常餵奶。 這種方法可讓寶寶逐漸適應牛奶飲品, 且不會造成營養失衡。 此方法適合大部分牛奶過敏的寶寶。

寶寶喝牛奶腹脹怎麼辦?

Advertisiment

多數胃口好的嬰兒吃奶多, 生長發育較快, 這些寶寶常常會有腹脹發生, 這種腹脹稱為生理性腹脹。 具體表現為:寶寶腹部柔軟, 腹部的高度與胸部相平, 大便正常, 舌苔薄淨, 偶有口角溢奶, 寶寶無不適感, 睡眠正常。 對這樣的腹脹, 媽媽不必焦慮。

鮮奶所含的礦物質比母乳高3倍, 不易被嬰兒吸收利用, 容易造成腹脹。 由於鮮奶所含的乳糖較少, 嬰兒還易發生便秘。 如需服用鮮奶和全脂奶粉, 應在奶液中添加1/4的水(即每4格奶裡加入1格水) , 再加入5%的糖。 在喂哺前用小火把奶液煮沸, 奶液中的蛋白質變性, 凝塊變小, 以便嬰兒容易消化吸收。 媽媽也可以經常用手掌順時針按摩嬰兒臍部, 每次5~10分鐘, 剌激腸的蠕動, 有利於減少嬰兒腹脹和改善排便不暢。

牛奶、羊奶、優酪乳,哪個更有營養?

牛奶PK羊奶,哪個更有營養?

羊奶的營養價值要明顯高於牛奶等其他乳品種類,因而被國際營養學家譽為奶中之王”,很早之前,在歐美一些國家,羊奶就備受歡迎。營養學家通過羊奶與其他乳品的對比實驗發現,羊奶營養成分全,是最接近人類母乳的天然乳品。

有研究顯示,羊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用羊奶餵養的嬰兒,身高、體重、骨密度,均超過牛奶餵養的嬰兒;血液中維生素和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於喝牛奶的嬰兒。用牛奶餵養的嬰兒易產生過敏性皮炎、濕疹、腹瀉和便秘,而羊奶的脂肪球容易被吸收,所以嬰兒不會發生過敏及便秘,也不會發胖,是易過敏體質孩子的最佳選擇。羊奶中還含有較多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嬰幼兒免疫力和抵抗力。另外羊奶核酸含量較高,對嬰幼兒大腦發育、增強智力十分有益。羊奶中的上皮細胞生長因數也是嬰幼兒腸胃及肝臟等器官發育的重要因數。

鑒於羊奶豐富的營養價值,婦幼專家提倡母乳餵養的同時,建議沒有母乳來源的家庭,可將相應的配方羊奶粉作為嬰兒代乳品。可見,羊奶的營養價值是優於牛奶的。

牛奶PK優酪乳,哪個更有營養?

優酪乳好還是牛奶好?經過無數專家的討論後,似乎已經有了定論,優酪乳的原料就是牛奶,鮮牛奶經巴氏法消毒後加入有益的乳酸菌,再經發酵作用而製成發酵的乳製品,這就是優酪乳,經過這樣的加工後,不僅促使人體對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大大增加,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在一歲以內,無論是鮮牛奶還是優酪乳,都不適合讓寶寶飲用,這個時候寶寶的最佳飲品是母乳,其次是配方奶。在一歲之後,通常情況下優酪乳較好,優酪乳不僅具備了牛奶的原有優點,而且優酪乳在製造過程中將牛奶中的蛋白質和乳糖分解,使人體更加容易吸收。優酪乳還能促進消化,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的繁殖。值得注意是,乳酸菌會生成抗生素,能夠抑制很多細菌,但同時也破壞了人體內部有益的細菌,如果長期飲用優酪乳,會影響寶寶自身系統的完善,可能對正常消化功能造成干擾,對患有腸胃炎的寶寶及早產兒體弱兒更加不利,由於優酪乳味道可口,也會影響寶寶對於白開水的接受程度。凡事過猶不及,過量的優酪乳也會對腸胃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家長還需特別注意。

牛奶PK乳酪,哪個更有營養?

世界上不同的乳酪可能有幾百種。傳統上,是把全脂牛奶發酵變酸,然後加入凝乳酶進行固化,脫去沒有凝固的液體,得到的固體擠壓成型,就得到了乳酪。不同的牛奶、不同的具體操作條件,得到的乳酪在組成、風味和口感上不盡相同。現代生產中,也有不經過發酵,而使用有機酸加凝乳酶來製作乳酪的工藝。

與牛奶相比,乳酪留下了脂肪、酪蛋白、脂溶性的維生素以及和酪蛋白結合在一起的鈣。乳酪中含有牛奶中的大部分成分,說它的營養價值遠遠高於”牛奶,是基於相同重量來做的比較。一百克全脂牛奶中的水差不多有九十克,乳酪中的營養物質總量當然比它要多得多了。

如果我們只考慮牛奶和乳酪中的固體成分,乳酪是不是更有營養”呢?如果乳酪是發酵而來的,那麼有一部分蛋白會被水解,其結果主要是味道上的改變,幾乎沒有營養方面的意義。牛奶中的乳糖會被水解掉一些,。如果計算相對含量的話,乳酪中的乳糖含量會低一些,這對於乳糖不耐受的人有一定意義。由於脂肪全都進入了乳酪,所以它的相對含量就要高多了。因此,全脂乳酪高脂肪高熱量,對心血管健康來說比全脂牛奶還要糟糕。

當然,乳酪本身還是一種不錯的食物,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鈣。對於乳製品工業來說,乳酪的保存運輸都比牛奶要方便。更重要的是,乳酪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風味,能滿足不同的口味需求。不過,如果考慮營養方面的價值,那麼乳酪沒有什麼比牛奶更好的地方。

如何避免寶寶牛奶性貧血?

牛奶營養豐富,是很適合嬰幼兒的食品。但光是大量喝牛奶,也會患上缺鐵性貧血。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1、由於新生兒出生時從母體中帶來了一定量的鐵,這是人體生成血細胞的必需元素。但到4至6月後,寶寶從母體獲得的鐵基本用完了,這就需要從食物中補充鐵質。鐵在一些蔬菜和動物內臟中的含量比較高,如果不注意補充這些食物而仍然單純地喝牛奶,就會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牛奶中的含鐵量相對較少,吸收也比較差。一般來說,每1000毫升牛奶中僅含有0.5~2.0毫克的鐵,而1歲的孩子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6毫克鐵。牛奶含鐵量只有母乳的33%,且牛奶中鐵的吸收率僅為10%,而母乳中鐵的吸收率可達50%。

2、牛奶過敏也間接造成貧血。

牛奶中至少含有五種抗原蛋白成分,當這些蛋白質進入未發育成熟的嬰兒胃腸時,由於胃腸中缺乏分解它們的酶,這些外來的異性蛋白就會作為抗原進入血液迴圈,刺激人體產生抗體。而進入人體的異性蛋白越多,所產生的抗體也就越多。如果發生在一些免疫功能不全的嬰兒身上,就可能會產生抗原抗體的結合,而引起過敏反應。

3、換乳期寶寶最要小心。

從嬰兒出生的第4個月到1歲左右,這段時期是嬰幼兒的換乳期。其間孩子的主要食物開始由液體食物(母乳、牛奶等)過渡到糊狀食物(菜泥、肉泥等),再過渡到固體食物(飯菜)。換乳期的孩子要特別小心牛奶貧血症”。因為這一時期,很多父母往往只是一味地給孩子吃牛奶,以漸漸代替母乳,直到1歲之後,才直接過渡到固體食物。就因為這些爸爸媽媽忽略了寶寶進食糊狀食物的過程,不夠重視換乳期菜、肉和水果等食物的均衡搭配、餵養,使得孩子不能全面吸收營養,造成孩子生長發育不良,最常見的後果就是造成孩子缺鐵性貧血。

如何避免牛奶性貧血”

1、合理搭配患兒的膳食,如動物血、內臟、黃豆、肉類和多種海產品等含鐵較豐富,是防治缺鐵的理想食品;維生素C、氨基酸、果糖和脂肪酸及調味品醋等可促進鐵吸收,可與鐵劑或含鐵食品同時進食;也可在菜肴中適量加醋,也可促進鐵吸收。茶、咖啡、牛奶、麥麩和植酸鹽等能抑制鐵吸收,應避免與含鐵多的食品同時進食。

2、貧血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在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的同時,補充鐵強化食品,如鐵強化牛奶、鐵強化食鹽和鐵強化餅乾等。

3、補充鐵劑時,因鐵劑對胃腸道有刺激,可引起疼痛、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等胃腸不適症狀,故口服鐵劑從小劑量開始,並在兩餐之間給藥。

寶寶喝牛奶的禁忌注意事項

一、牛奶越濃越好

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二、加糖越多越好

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麼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範圍。

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四、牛奶服藥一舉兩得

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優酪乳餵養嬰兒

優酪乳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健康飲料,有的家長常用優酪乳餵食嬰兒。然而,優酪乳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餵食他們優酪乳,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

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八、牛奶必須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可誘發癌症。其次,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九、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曬,可增加維生素D

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曬,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陽光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

十、以煉乳代替牛奶

煉乳是一種牛乳製品,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便以煉乳代替牛奶。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但當甜味符合要求時,往往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煉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新鮮牛奶,那麼糖的含量又會偏高。

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的牛奶食譜精選推薦:

1.牛奶補鈣粥

營養分析:孩子天性喜歡新鮮,多樣化的美食,我們可以變換花樣巧妙搭配各種營養,這款牛奶補鈣粥就是其中一種新花樣。

製作方法:將大米淘洗乾淨,用水泡1小時,放入鍋中熬成粥。為寶寶盛出一碗粥,加入3調羹奶粉,攪拌均勻即可。

2.南瓜牛奶大米粥

營養分析:南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對寶寶的視覺有用,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等。有機菜粉保存了蔬菜中的天然維生素、葉綠素、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寶寶的胃腸道消化功能非常有益。

製作方法:

1、南瓜切成塊,放籠上蒸軟。

2、白米煮成爛粥,加入蒸軟去皮的南瓜拌勻。

3、加入合生元配方奶和香油拌勻,最後灑上合生元有機綠色菜粉,加糖調味即可。

有利於減少嬰兒腹脹和改善排便不暢。

牛奶、羊奶、優酪乳,哪個更有營養?

牛奶PK羊奶,哪個更有營養?

羊奶的營養價值要明顯高於牛奶等其他乳品種類,因而被國際營養學家譽為奶中之王”,很早之前,在歐美一些國家,羊奶就備受歡迎。營養學家通過羊奶與其他乳品的對比實驗發現,羊奶營養成分全,是最接近人類母乳的天然乳品。

有研究顯示,羊奶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用羊奶餵養的嬰兒,身高、體重、骨密度,均超過牛奶餵養的嬰兒;血液中維生素和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於喝牛奶的嬰兒。用牛奶餵養的嬰兒易產生過敏性皮炎、濕疹、腹瀉和便秘,而羊奶的脂肪球容易被吸收,所以嬰兒不會發生過敏及便秘,也不會發胖,是易過敏體質孩子的最佳選擇。羊奶中還含有較多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嬰幼兒免疫力和抵抗力。另外羊奶核酸含量較高,對嬰幼兒大腦發育、增強智力十分有益。羊奶中的上皮細胞生長因數也是嬰幼兒腸胃及肝臟等器官發育的重要因數。

鑒於羊奶豐富的營養價值,婦幼專家提倡母乳餵養的同時,建議沒有母乳來源的家庭,可將相應的配方羊奶粉作為嬰兒代乳品。可見,羊奶的營養價值是優於牛奶的。

牛奶PK優酪乳,哪個更有營養?

優酪乳好還是牛奶好?經過無數專家的討論後,似乎已經有了定論,優酪乳的原料就是牛奶,鮮牛奶經巴氏法消毒後加入有益的乳酸菌,再經發酵作用而製成發酵的乳製品,這就是優酪乳,經過這樣的加工後,不僅促使人體對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大大增加,而且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在一歲以內,無論是鮮牛奶還是優酪乳,都不適合讓寶寶飲用,這個時候寶寶的最佳飲品是母乳,其次是配方奶。在一歲之後,通常情況下優酪乳較好,優酪乳不僅具備了牛奶的原有優點,而且優酪乳在製造過程中將牛奶中的蛋白質和乳糖分解,使人體更加容易吸收。優酪乳還能促進消化,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的繁殖。值得注意是,乳酸菌會生成抗生素,能夠抑制很多細菌,但同時也破壞了人體內部有益的細菌,如果長期飲用優酪乳,會影響寶寶自身系統的完善,可能對正常消化功能造成干擾,對患有腸胃炎的寶寶及早產兒體弱兒更加不利,由於優酪乳味道可口,也會影響寶寶對於白開水的接受程度。凡事過猶不及,過量的優酪乳也會對腸胃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家長還需特別注意。

牛奶PK乳酪,哪個更有營養?

世界上不同的乳酪可能有幾百種。傳統上,是把全脂牛奶發酵變酸,然後加入凝乳酶進行固化,脫去沒有凝固的液體,得到的固體擠壓成型,就得到了乳酪。不同的牛奶、不同的具體操作條件,得到的乳酪在組成、風味和口感上不盡相同。現代生產中,也有不經過發酵,而使用有機酸加凝乳酶來製作乳酪的工藝。

與牛奶相比,乳酪留下了脂肪、酪蛋白、脂溶性的維生素以及和酪蛋白結合在一起的鈣。乳酪中含有牛奶中的大部分成分,說它的營養價值遠遠高於”牛奶,是基於相同重量來做的比較。一百克全脂牛奶中的水差不多有九十克,乳酪中的營養物質總量當然比它要多得多了。

如果我們只考慮牛奶和乳酪中的固體成分,乳酪是不是更有營養”呢?如果乳酪是發酵而來的,那麼有一部分蛋白會被水解,其結果主要是味道上的改變,幾乎沒有營養方面的意義。牛奶中的乳糖會被水解掉一些,。如果計算相對含量的話,乳酪中的乳糖含量會低一些,這對於乳糖不耐受的人有一定意義。由於脂肪全都進入了乳酪,所以它的相對含量就要高多了。因此,全脂乳酪高脂肪高熱量,對心血管健康來說比全脂牛奶還要糟糕。

當然,乳酪本身還是一種不錯的食物,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鈣。對於乳製品工業來說,乳酪的保存運輸都比牛奶要方便。更重要的是,乳酪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風味,能滿足不同的口味需求。不過,如果考慮營養方面的價值,那麼乳酪沒有什麼比牛奶更好的地方。

如何避免寶寶牛奶性貧血?

牛奶營養豐富,是很適合嬰幼兒的食品。但光是大量喝牛奶,也會患上缺鐵性貧血。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1、由於新生兒出生時從母體中帶來了一定量的鐵,這是人體生成血細胞的必需元素。但到4至6月後,寶寶從母體獲得的鐵基本用完了,這就需要從食物中補充鐵質。鐵在一些蔬菜和動物內臟中的含量比較高,如果不注意補充這些食物而仍然單純地喝牛奶,就會造成寶寶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牛奶中的含鐵量相對較少,吸收也比較差。一般來說,每1000毫升牛奶中僅含有0.5~2.0毫克的鐵,而1歲的孩子每天需要從食物中攝取6毫克鐵。牛奶含鐵量只有母乳的33%,且牛奶中鐵的吸收率僅為10%,而母乳中鐵的吸收率可達50%。

2、牛奶過敏也間接造成貧血。

牛奶中至少含有五種抗原蛋白成分,當這些蛋白質進入未發育成熟的嬰兒胃腸時,由於胃腸中缺乏分解它們的酶,這些外來的異性蛋白就會作為抗原進入血液迴圈,刺激人體產生抗體。而進入人體的異性蛋白越多,所產生的抗體也就越多。如果發生在一些免疫功能不全的嬰兒身上,就可能會產生抗原抗體的結合,而引起過敏反應。

3、換乳期寶寶最要小心。

從嬰兒出生的第4個月到1歲左右,這段時期是嬰幼兒的換乳期。其間孩子的主要食物開始由液體食物(母乳、牛奶等)過渡到糊狀食物(菜泥、肉泥等),再過渡到固體食物(飯菜)。換乳期的孩子要特別小心牛奶貧血症”。因為這一時期,很多父母往往只是一味地給孩子吃牛奶,以漸漸代替母乳,直到1歲之後,才直接過渡到固體食物。就因為這些爸爸媽媽忽略了寶寶進食糊狀食物的過程,不夠重視換乳期菜、肉和水果等食物的均衡搭配、餵養,使得孩子不能全面吸收營養,造成孩子生長發育不良,最常見的後果就是造成孩子缺鐵性貧血。

如何避免牛奶性貧血”

1、合理搭配患兒的膳食,如動物血、內臟、黃豆、肉類和多種海產品等含鐵較豐富,是防治缺鐵的理想食品;維生素C、氨基酸、果糖和脂肪酸及調味品醋等可促進鐵吸收,可與鐵劑或含鐵食品同時進食;也可在菜肴中適量加醋,也可促進鐵吸收。茶、咖啡、牛奶、麥麩和植酸鹽等能抑制鐵吸收,應避免與含鐵多的食品同時進食。

2、貧血嚴重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在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的同時,補充鐵強化食品,如鐵強化牛奶、鐵強化食鹽和鐵強化餅乾等。

3、補充鐵劑時,因鐵劑對胃腸道有刺激,可引起疼痛、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等胃腸不適症狀,故口服鐵劑從小劑量開始,並在兩餐之間給藥。

寶寶喝牛奶的禁忌注意事項

一、牛奶越濃越好

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也有人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因為嬰幼兒臟器嬌嫩,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二、加糖越多越好

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麼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後,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範圍。

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四、牛奶服藥一舉兩得

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優酪乳餵養嬰兒

優酪乳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健康飲料,有的家長常用優酪乳餵食嬰兒。然而,優酪乳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餵食他們優酪乳,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

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八、牛奶必須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可誘發癌症。其次,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九、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曬,可增加維生素D

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曬,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陽光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

十、以煉乳代替牛奶

煉乳是一種牛乳製品,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製成的。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便以煉乳代替牛奶。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但當甜味符合要求時,往往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煉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新鮮牛奶,那麼糖的含量又會偏高。

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的牛奶食譜精選推薦:

1.牛奶補鈣粥

營養分析:孩子天性喜歡新鮮,多樣化的美食,我們可以變換花樣巧妙搭配各種營養,這款牛奶補鈣粥就是其中一種新花樣。

製作方法:將大米淘洗乾淨,用水泡1小時,放入鍋中熬成粥。為寶寶盛出一碗粥,加入3調羹奶粉,攪拌均勻即可。

2.南瓜牛奶大米粥

營養分析:南瓜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對寶寶的視覺有用,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等。有機菜粉保存了蔬菜中的天然維生素、葉綠素、膳食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寶寶的胃腸道消化功能非常有益。

製作方法:

1、南瓜切成塊,放籠上蒸軟。

2、白米煮成爛粥,加入蒸軟去皮的南瓜拌勻。

3、加入合生元配方奶和香油拌勻,最後灑上合生元有機綠色菜粉,加糖調味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