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哪些情況應接受聽力檢查

成民媽媽雖然也有些擔心, 但是聽到周圍人說, 男孩子學說話的速度本來就要比女孩子慢, 所以就認為“成民只是語言能力發育得慢一點而已”。 但是隨後又發現, 成民看電視裡卡通片時離電視機很近, 有時叫他也不回答, 後來帶他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聽力有問題……

媽媽如何判斷孩子聽力是否異常?

聽力下降是一個漸進過程, 很難及時判斷。 有時孩子雖然聽不清楚, 但是可以通過看口型猜到大致意思, 所以媽媽很難發覺。 如果媽媽感到有些懷疑時,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簡便地測試孩子的聽力。

Advertisiment
這個方法就是觀察孩子能否準確判斷聲源的位置。

1、測試未滿1 歲的嬰兒

孩子長到5~6 個月時可以對周圍聲音產生反應。 仔細觀察平時孩子的移動。 如果出現以下反應表明正常, 如果不是, 該接受聽力檢查。

2、測試2 歲以上的孩子

這個時期是語言能力發育的重要階段, 所以應該重點放在聽懂媽媽話的程度上。

如果懷疑, 及時接受聽力檢查吧

媽媽通過平時細心的觀察覺得孩子的聽力有些異常時, 最好馬上去醫院接受聽力檢查。 嬰幼兒期聽力下降不僅會影響語言能力的發育, 還會引發注意力分散、行動障礙、學習障礙等問題。 現在新生兒也能做聽力檢查, 所以不用擔心孩子太小而不能做檢查。 如果懷疑可能有先天性疾病,

Advertisiment
最好在孩子出生後3 個月內去耳鼻喉科接受檢查。

新生兒聽力障礙的治療效果與發現、治療時間密切相關。 大腦中與聽力相關的部分在1~2 歲時完成大部分發育。 早期發現可以幫助負責支配聽力的大腦部位獲得正常發育, 這樣認知能力和社會能力才能發育正常。

1、叫孩子拿玩具, 他就會拿來。

2、媽媽叫名字時會回頭看。

3、可以重複媽媽說的話。

4、同齡孩子能說的話差不多也能說。

5、看電視的時候不會離電視機太近。

6、關心玩具模型車、鈴鐺發出的聲音。

7、對人的走動、開關門的聲音有反應。

8、開始喃喃發音。

9、向傳來媽媽聲音的方向移動。

10、聽到大的聲響會被嚇到或者會哭。

如果有以下狀況應到醫院接受檢查:

1 家人中有聽力障礙病史。

Advertisiment

2 媽媽懷孕期間得過感冒、風疹等傳染性疾病。

3 媽媽分娩時遇到難產, 或者分娩時間過長。

4 新生兒是體重在1.5kg 以下的早產嬰兒。

5 孩子出生後得過腦膜炎或者猩紅熱。

6 出生時身體其他部位畸形。

嬰幼兒即使聽不到聲音, 自己也不會感覺到, 病情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惡化。 即使沒有發現異常症狀, 也有必要定期接受檢查。 這一時期由中耳炎引發的聽力下降, 大部分都可以通過服用抗生素恢復正常, 所以不用特別擔心。

培養好習慣就不用擔心患聽力障礙

除非患的是先天性聽力障礙, 大部分聽力損傷都是由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 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孩子的聽力出現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