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咬人怎麼辦?媽媽可以做些什麼

媽媽的抱怨

“上幼稚園一個月, 寶寶已經咬過周圍小朋友3次, 我們在家又是恐嚇又是教育, 就是一點效果也沒有。 ”

“最近寶寶不知怎麼了, 什麼東西都要放到嘴裡, 連我的頭髮、肩膀也不放過。 ”

“我家的寶寶, 只要我把他抱在懷裡就咬我的手臂, 有時疼得我真想打他, 道理說盡, 他還是改不了這個壞毛病, 現在更是一高興就咬人。 ”

寶寶究竟為什麼咬?

我長大了!

一些媽媽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寶寶不僅僅把家裡那些小物件放進嘴裡, 而且開始嘗試咬媽媽的肩膀、手臂甚至頭髮。 其實, 大部分寶寶在6個月左右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Advertisiment
有的寶寶偶爾為之, 媽媽甚至可能沒留下什麼記憶;有的寶寶持續得久一點, 媽媽的關注可能就多一些。 如果寶寶開始咬你, 哈!放輕鬆, 寶寶不過是有了新的發現、新的嘗試:這個軟軟的、圓圓的、暖暖的、滑滑的、香香的“東西”也可以“吃”的;原來媽媽的“肉肉”“吃”起來是這樣的, 媽媽還會轉過頭來看我呢……每天, 寶寶身上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寶寶都會有新的發現, 掌握新的本領。 寶寶之所以在這個階段開始咬人, 都是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結果。

我不知道該怎樣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 1歲左右的寶寶也會時不時出現咬人的現象。 這個階段, 寶寶咬人可不是為了嘗嘗“肉肉”的味道, 咬人的主要原因是要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Advertisiment

媽媽們最常見到這種情況發生在寶寶興奮的時候。 心愛的玩具、愛吃的食物、變幻的光影、飄落的樹葉……都可能讓抱在媽媽懷裡的寶寶興奮不已, 嘴裡咿呀地叫著, 手舞足蹈, 冷不丁就咬住媽媽不鬆口, 媽媽疼得忍不住要打他, 他卻滿臉歡喜。

寶寶不高興的時候也常常會咬人, 沒有人抱著的時候, 發怒的寶寶也可能會傷害自己:撞頭、咬胳膊、抓頭髮、故意摔倒在地。 此時的寶寶往往臉色發紅, 伴隨哭鬧或尖叫, 在此之前多半可以找到引起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

此外, 當爸爸媽媽吵架、周圍發出巨大聲響、不想睡覺或被很多大人逗弄等的時候, 寶寶有時會感到緊張、害怕而不知所措, 有可能出現哭叫甚至咬人等表現。

Advertisiment
更多時候寶寶會通過吸吮手指、舔舐衣角或咬被角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這一階段的寶寶剛剛開始學說話, 有限的語言不可能讓寶寶在出現各種複雜情緒時很好地表達自己, 咬人這種行為是肢體語言的一種, 是寶寶在這一語言貧乏階段的特殊過渡, 是沒有惡意的。

我就是要讓你知道我的厲害

但是, 有些寶寶在3歲左右的一個時期常常會咬周圍的人, 特別是年齡相近的小朋友, 而且屢教不改, 大人越批評、懲罰, 這種情況發生得就越頻繁。 這裡的原因相對複雜一些。 最初這種行為往往是寶寶對自己負面情緒的一種表達和宣洩, 尤其是當寶寶生氣時就更容易發生, 比如:喜歡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走;想擠在別的小朋友前面打滑梯卻被老師制止;媽媽批評自己卻總是表揚別的小朋友等等。

Advertisiment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喜歡在人前表現自己, 希望成為周圍人關注的焦點。 寶寶強烈的表現欲如果不能被成人理解, 甚至被誤解, 就很容易產生挫折感, 常見表現就是生悶氣或發怒。 處於不良情緒中的寶寶會通過模仿周圍人的樣子或方法來處理類似情緒:周圍小朋友通過咬人讓自己高興起來;大人生氣的時候通過大喊或打寶寶來消氣;甚至是小狗之間通過撕咬爭奪肉骨頭……如果寶寶的周圍有這樣的榜樣, 那麼寶寶採取咬人這樣的極端方式來解決問題, 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也就不足為怪了。
Advertisiment
因為這種反應是快捷的、不用經過思考的、本能的、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 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會讓媽媽感到難堪, 如果媽媽當時不能冷靜處理, 事後又沒有正確引導, 那麼寶寶咬人的行為可能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咬人——被懲罰——再咬人——再被懲罰, 寶寶只學到用武力解決問題、宣洩情緒, 而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被懲罰, 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媽媽可以做些什麼

雖然同是咬人的行為, 不同年齡階段原因有所不同, 聰明的媽媽要注意區別對待。

順其自然, 合理引導

正常發展的寶寶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 能夠觸碰到的事物都是寶寶探索的物件。 摸一摸、捏一捏、拍一拍、舔一舔、咬一咬, 寶寶通過不同感官感知事物的不同屬性。 可是寶寶不知道,如果咬的是媽媽的肉,媽媽會疼的。所以如果寶寶無意中咬了你一口,聰明的媽媽可不要隨便地將這種行為定性為罪錯,因為學習是無所謂好壞的。媽媽只要先讓寶寶鬆口,輕聲地講給他聽:“媽媽的肉滑滑的、軟軟的、暖暖的、香香的對嗎?不過剛才寶寶咬得有些使勁,媽媽很疼、不舒服。如果你還想試試,要輕輕地啊!”當寶寶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媽媽再適當地告訴寶寶“咬人會讓被咬的人不舒服,因此是不好的,以後不要再咬人了”。如果寶寶是因為長牙而要通過咬東西來緩解牙齦的不適,媽媽只要選擇合適的牙膠給寶寶就可以了。

教會寶寶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寶寶的語言不足以使寶寶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寶寶有較大情緒波動的時候,寶寶往往用咬人作為語言的“替代品”。這時媽媽不可以簡單地加以制止,更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斥責。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學會表達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媽媽一味忽略寶寶的感受,只想快點改掉寶寶的“壞毛病”,那麼,不但寶寶失去了學習表達感受的機會,而且寶寶根本無從瞭解自己的感受,更談不上學著合理接納自己的情緒了。寶寶從媽媽的批評斥責中學到的並不是媽媽希望他學到的——咬人不對,不要咬人;寶寶學到的可能是:高興是不對的、生氣是不對的、害怕是不對的、難過是不對的……這些都會對寶寶的性格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不利影響。聰明的媽媽不要吝嗇耐心,教會寶寶表達,有困難的時候就幫助他表達出來,如果你說到寶寶的心坎裡,讓他放棄咬人的表達方法就不是難事了。

緊急事件冷處理,告訴寶寶你以他為傲

當老師向你告狀說寶寶在幼稚園咬了小朋友的時候——雖然這可能很讓你感到難堪,你也一定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對寶寶疾言厲色。問問老師可能是什麼原因,先替孩子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等到寶寶情緒好的時候聽聽他自己的解釋。寶寶的解釋可能只看到了事情的一個方面:是小朋友搶我的積木、老師不讓我先打滑梯、我就想看電視……不要緊,聰明的媽媽可以通過表揚寶寶來讓他注意到事情還有其他方面:你沒有和小朋友繼續搶積木,媽媽很高興;老師不允許,寶寶就站到小朋友後面排隊,真是好寶寶;雖然寶寶很想馬上看電視,可寶寶還是等到老師允許的時候再看,媽媽真為你驕傲……如果你能通過引導寶寶注意到事情積極的一面而意識到自己錯了,如果你能告訴寶寶你為怎樣的他而驕傲,他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努力。如果你能打破惡性循環的魔咒,那你一定會成為一位對寶寶充滿魔力的媽媽!

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遇到下面幾種情況,媽媽自己處理起來會有困難,就需要到專業人員那裡尋求説明。

1.感覺幫助已經形成惡性循環的寶寶而力不從心;

2.特殊群體的咬人行為:孤獨症、智力發育落後、品行障礙的寶寶;

3.不斷咬自己嘴、手或其他地方的寶寶。

可是寶寶不知道,如果咬的是媽媽的肉,媽媽會疼的。所以如果寶寶無意中咬了你一口,聰明的媽媽可不要隨便地將這種行為定性為罪錯,因為學習是無所謂好壞的。媽媽只要先讓寶寶鬆口,輕聲地講給他聽:“媽媽的肉滑滑的、軟軟的、暖暖的、香香的對嗎?不過剛才寶寶咬得有些使勁,媽媽很疼、不舒服。如果你還想試試,要輕輕地啊!”當寶寶的好奇心得到滿足,媽媽再適當地告訴寶寶“咬人會讓被咬的人不舒服,因此是不好的,以後不要再咬人了”。如果寶寶是因為長牙而要通過咬東西來緩解牙齦的不適,媽媽只要選擇合適的牙膠給寶寶就可以了。

教會寶寶說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寶寶的語言不足以使寶寶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寶寶有較大情緒波動的時候,寶寶往往用咬人作為語言的“替代品”。這時媽媽不可以簡單地加以制止,更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斥責。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學會表達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媽媽一味忽略寶寶的感受,只想快點改掉寶寶的“壞毛病”,那麼,不但寶寶失去了學習表達感受的機會,而且寶寶根本無從瞭解自己的感受,更談不上學著合理接納自己的情緒了。寶寶從媽媽的批評斥責中學到的並不是媽媽希望他學到的——咬人不對,不要咬人;寶寶學到的可能是:高興是不對的、生氣是不對的、害怕是不對的、難過是不對的……這些都會對寶寶的性格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不利影響。聰明的媽媽不要吝嗇耐心,教會寶寶表達,有困難的時候就幫助他表達出來,如果你說到寶寶的心坎裡,讓他放棄咬人的表達方法就不是難事了。

緊急事件冷處理,告訴寶寶你以他為傲

當老師向你告狀說寶寶在幼稚園咬了小朋友的時候——雖然這可能很讓你感到難堪,你也一定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對寶寶疾言厲色。問問老師可能是什麼原因,先替孩子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等到寶寶情緒好的時候聽聽他自己的解釋。寶寶的解釋可能只看到了事情的一個方面:是小朋友搶我的積木、老師不讓我先打滑梯、我就想看電視……不要緊,聰明的媽媽可以通過表揚寶寶來讓他注意到事情還有其他方面:你沒有和小朋友繼續搶積木,媽媽很高興;老師不允許,寶寶就站到小朋友後面排隊,真是好寶寶;雖然寶寶很想馬上看電視,可寶寶還是等到老師允許的時候再看,媽媽真為你驕傲……如果你能通過引導寶寶注意到事情積極的一面而意識到自己錯了,如果你能告訴寶寶你為怎樣的他而驕傲,他一定會朝著你引導的方向努力。如果你能打破惡性循環的魔咒,那你一定會成為一位對寶寶充滿魔力的媽媽!

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遇到下面幾種情況,媽媽自己處理起來會有困難,就需要到專業人員那裡尋求説明。

1.感覺幫助已經形成惡性循環的寶寶而力不從心;

2.特殊群體的咬人行為:孤獨症、智力發育落後、品行障礙的寶寶;

3.不斷咬自己嘴、手或其他地方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