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口腔有異味?警惕牙齒出問題!

口腔異味並不是大人的專利, 寶寶也會遇到, 尤其是0-3歲的寶寶, 口腔異味更是尤其常見。 很多父母在聞到寶寶的口腔異味後, 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覺得可能只是簡單的上火, 過幾天就好。 實際上, 引發寶寶口腔異味的原因有很多種, 有些異味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 尤其是牙齒相關的疾病概率很高, 父母們一定要提高警惕並學會對症下藥!

寶寶為什麼會有口腔異味?

消化不良:寶寶消化不良是導致口中出現異味的主要原因。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差, 胃腸功能弱, 容易消化不良, 因此在寶寶打嗝(噯氣)時常可聞到異味。

Advertisiment

疾病導致:所謂七竅相通, 當寶寶患上咽炎、扁桃體炎、鼻炎、鼻竇炎等耳鼻喉科疾病, 或氣管炎、肺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炎症時, 也會導致出現口腔異味。

未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果寶寶在進食後, 口腔內部有積奶或食物殘渣未能及時清理乾淨, 就可能會引發口臭。 因此, 寶寶要建立飯後漱口、刷牙的好習慣。

患有齲齒:寶寶自我清潔牙齒的能力較差, 牙齒表面的窩、溝或縫隙不易清潔乾淨, 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則很容易停留細菌形成菌斑, 從而誘發齲齒。 人體的免疫系統具有保護牙齒免受齲病侵襲的功能, 而嬰幼兒的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 較易發生蛀牙。 當殘留在齲齒中的食物發酵腐爛後,

Advertisiment
會導致寶寶口中有異味或臭味, 這不僅是導致寶寶口腔異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也是寶寶面臨蛀牙威脅的重要警報!

如何預防寶寶牙齒類疾病?

1、“外在”護理--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對於以奶類為主要食物的小寶寶來說, 更不可忽略口腔內的清潔工作。 正確的做法是:1歲以下的嬰兒哺乳後喂些溫開水沖洗口腔, 也可以在哺乳後或晚上用紗布裹在食指上蘸取溫水, 採用水準式的橫向刷法, 輕輕擦拭寶寶的舌頭、牙齦和口腔黏膜;1-2歲的寶寶每天晚上喝些溫開水, 或用淡鹽水漱漱口, 也可試著用手指牙刷刷牙;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兒童專用牙膏刷牙,

Advertisiment
成人牙膏因含氟, 寶寶要慎用。

一般情況下, 寶寶吃完東西及睡前是口腔清潔的最佳時機。 乳牙基本長齊的寶寶, 父母應該教寶寶養成飯後刷牙和漱口的習慣。 刷牙不僅可以清潔口腔、去除牙菌斑, 還可以起到按摩牙齦、促進牙齦血液迴圈、提高牙齦的抗病能力等作用。 因此, 刷牙是維護口腔清潔, 預防口腔異味以及齲齒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2、“內在”均衡--注意飲食均衡, 重視益齒營養素攝入

首先, 預防寶寶齲齒, 生活中要做到飲食規律。 多吃蔬菜水果, 粗細搭配, 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其次, 一定要讓寶寶少吃甜食, 攝入過多的甜食不但對牙齒有傷害, 而且還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最後, 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需要從小注意對鈣質的科學補充。

Advertisiment
眾所周知, 鈣是牙齒構成的最基本元素, 充足的鈣質是牙齒萌出、生長以及保持健康的最基本條件, 身體一旦缺鈣, 就會導致寶寶牙齒發育不全、參差不齊、易脫落, 還會讓細菌有機可乘, 從而引發齲齒等口腔疾病的發生。 因此, 寶寶需要持續攝入充足的鈣質。

另外, 在補鈣的同時不要忽視維生素AD的補充, 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上皮細胞對的鈣吸收和轉運, 使鈣質更容易、更快速地進入血液並到達需要鈣質的器官--骨骼和牙齒, 並沉積在骨和牙齒中, 維持骨骼和牙齒的鈣化程度。 維生素A對促進嬰幼兒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同樣重要, 當嬰幼兒體內缺乏維生素A時, 可引起牙齒生長延遲、牙齒發育不良,

Advertisiment
尤其對牙釉質的發育影響更大, 使牙齒的顏色變成白堊色。 此外, 缺乏維生素A還會導致骨細胞功能失衡、腎小管上皮損傷, 影響骨骼發育和鈣質重吸收, 影響骨骼健康。

因此, 父母應遵循醫生的建議, 從寶寶出生15天起每天補充1粒維生素AD滴劑(伊可新), 並堅持到3歲以上。 維生素AD同補, 可以有效促進鈣吸收, 並增強自身抵抗力, 在保護寶寶不受牙齒類疾病困擾的同時, 呵護寶寶健康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