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到了認生期怎麼辦 父母看准原因找到對策

大部分接觸過小孩子的朋友應該都碰到過這樣的尷尬:看著小朋友很可愛, 於是很友好的與他打招呼或者想要抱抱他, 但是小朋友都是果斷的拒絕。 這時候很多人都會自嘲:“看來是叔叔/阿姨長醜了”。 其實, 小編要告訴你, 這個還真的不是你的原因, 因為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一個所謂的“認生期”, 這個時期陌生人和一般熟悉的人, 寶寶基本上都是拒絕的。

這個“認生期”是寶寶心智發展和社會經驗積累的過程, 也是寶寶是社會性發展的必經階段。 所以, 在這個時期, 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寶寶的引導,

Advertisiment
而且千萬不要忽視了後天對寶寶認生的影響!所以現在小編就帶著家長來看看什麼原因會造成寶寶有“認生期”呢~~碰到寶寶“認生期”, 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1、父母批評過多

專家稱, 如果孩子一做錯事, 父母任意指責, 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產生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膽怯。

怎麼辦:

年幼的孩子大多以大人的看法產生自我認識,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情感要保持穩定, 避免忽冷忽熱, 也不要將你的不良情緒發洩到小寶寶身上。 尤其不能以“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孩子。 寶寶有了安全感自然會更大膽地去接觸陌生的人和環境。

2、父母包辦太多

如果父母對孩子包辦過多,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自主性便難以得到發展。 大部分父母都會心疼孩子小, 生怕孩子做不好而事事代勞, 家長的這種包辦溺愛只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展, 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 對一些事物形成膽怯心理。

怎麼辦: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放任自由, 多鼓勵孩子大膽一點去探索他感到有趣的事物, “媽媽看著你, 不怕”多給他一些“強心劑”能夠讓寶寶克服膽怯的心理。 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挑戰與鍛煉, 在生活中讓寶寶多幫忙參與, 培養他的獨立性。

3、寶寶自我保護

認生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 在他看到陌生人時, 他意識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個體(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表現出敏感反應),

Advertisiment
孩子害怕這個陌生個體給他帶來傷害, 因此, 就以敏感閃躲, 甚至大聲哭鬧的激烈方式來向家人傳遞自己害怕的情緒, 以此得到家人的保護。

怎麼辦: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 有意識地帶孩子多接觸其他人。 比如, 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孩子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 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 幫助孩子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人和陌生環境。

4、寶寶的天性使然

寶寶認生是社會性發展必經階段, 因而每個寶寶在0-3歲期間都會產生認生現象。 但如果在寶寶3歲以後仍然非常認生, 不願與陌生人相處, 那就要考慮孩子的個性因素了, 畢竟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敏感。 也有一些孩子連去幼稚園都表現出退縮和回避,

Advertisiment
這說明孩子不是故意挑剔和拒絕, 而是天性使然。

怎麼辦:

對於天性使然的寶寶, 家長首先要堅持的原則就是不強迫。 有些父母覺得強行把寶寶放到陌生人的懷裡, 就能夠鍛煉他, 改掉他怕生的“壞毛病”。 結果導致寶寶抗拒心理更嚴重, 適得其反。

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入手, 讓孩子逐漸接觸“熟悉人比較多, 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 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後, 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 讓孩子一點點地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5、寶寶缺乏社交活動

有的家長很少帶寶寶出去玩耍, 與人接觸少, 缺乏鍛煉。 家長不要因為寶寶害怕就刻意避免他與陌生人接觸,

Advertisiment
這樣對緩解孩子認生的問題有害而無利。

怎麼辦:

為寶寶創造更多與陌生人群接觸的機會, 比如帶寶寶到公園讓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 或者帶寶寶走走親戚, 幫助他逐漸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 得到更多鍛煉的機會。

有時叔叔阿姨想要親親抱抱寶寶, 但是怕生寶寶顯然很懼怕這種親密接觸, 也不喜歡被人盯著看, 所以如果他不願意就不要勉強他, 也不要貼“害羞”的標籤。

你可以將寶寶抱在懷裡, 在保持一定的距離下先和朋友聊聊天, 讓寶寶有時間去適應眼前這個陌生的臉孔。 寶寶放下戒備了, 自然會主動示好“陌生人”——寶寶會盯著他看, 或者指給他看一些東西。

小編要提醒家長, 不能為了不讓別人“尷尬”, 就強迫孩子去接受他不想接受的人或者物。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只有慢慢的在這些日常中為他做出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成長才會是健康的~~

就強迫孩子去接受他不想接受的人或者物。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只有慢慢的在這些日常中為他做出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成長才會是健康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