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出生後應注射維生素K防腦出血

說起腦出血, 人們都以為這是老年人的“專利”, 很多人認為, 小孩怎麼可能得腦出血呢?其實, 在嬰兒中也會發生自發性顱內出血。 在新生兒、嬰幼兒期出現的顱內出血, 與早產、產傷和維生素K缺乏關係密切。

在鄭大三附院小兒神經外科, 出生5天的張姓小寶寶剛做完腦出血手術, 該科主任馬雲富教授說, 寶寶是個難產兒, 一出生就嗜睡, 沒精神還不愛哭, 當時家人沒在意, 出生後第二天晚上, 寶寶手足出現青紫, 家人才慌了神兒, 做CT發現是腦出血, 馬雲富教授立即協調, 為寶寶開闢了綠色通道, 迅速做了手術,

Advertisiment
成功為寶寶清除了腦內的出血, 目前寶寶恢復良好, 即將出院。

馬雲富說, 新生兒腦出血是個要命的病, 但並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 當新生兒出現不適症狀時, 家長習慣性地考慮發熱、感冒等常見病, 卻往往忽略腦出血等足以要寶寶性命的少見病。

新生兒的腦出血, 主要由早產、缺氧和產傷引起, 出血部位多在硬腦膜下、蛛網膜下、腦室和腦組織的任何部位。 腦出血的主要症狀有嗜睡、面色蒼白或青紫、不吃奶、吐奶, 偶爾出現煩躁、尖聲哭叫現象, 嚴重者出現驚厥、脖子硬、呼吸不規律、前胸飽滿或凸起。

新生兒、嬰幼兒容易出現維生素K缺乏, 一旦缺乏, 也容易出現腦出血。 以往認為, 出生時低體重、有產傷的嬰兒或早產兒, 最容易患維生素K缺乏症。

Advertisiment
近年發現, 即使身體完全健康的足月兒, 也有可能發生維生素K缺乏, 繼而出現顱內出血。 這是因為維生素K在母乳中含量較低, 只有牛奶的四分之一。 另外, 如果嬰兒患有消化道疾病, 如腹瀉、吸收不良等, 會導致維生素K不能及時吸收利用而致體內維生素K不足。 而維生素K是使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質, 它一旦缺乏, 肝臟凝血因數的釋放就會減少, 從而增加腦出血的發生幾率。

慶倖的是, 這種維生素K缺乏性腦出血是可以預防的, 最簡單的預防辦法, 就是對所有的新生兒, 無論是正常足月出生的孩子, 還是低體重兒、早產兒、難產兒, 都應該在出生以後立即肌肉注射維生素K。

除藥物預防以外, 母親的保健也很重要。

Advertisiment
哺乳期女性要多吃一些菠菜、黃豆、番茄、胡蘿蔔、動物肝臟、雞蛋、魚類等食品。

一旦發現嬰幼兒有腦出血的症狀, 應到醫院做檢查, 必要時做CT或核磁共振。 馬雲富教授強調:小兒腦出血的手術並沒有家長想像的那麼可怕, 只要到有實力的婦幼專科醫院就診, 手術成功率很高, 術後恢復都很好。 相反, 如果堅持不做手術, 患兒可能出現智力低下、肢體障礙、呆傻等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