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出生到六月的排便指南

寶寶出生開始, 小傢伙的排便可以或多或少說明身體的健康狀態, 以及對食物消化情況。 父母通過對寶寶尿片的觀察、判斷, 能夠從中發現問題。 但這不代表可以自行解決, 而是需要視程度, 經由專業的醫生確診治療。 一些簡單的指南, 説明父母瞭解。

有很多方面影響著寶寶的排便情況, 因而簡單的指導, 能夠幫助媽媽們破譯嬰兒在十二個月內的尿片“內容”。

出生後的頭幾天

出生後幾小時的新生兒排便應該是胎糞, 深綠到黑色的糞便累積了在媽媽子宮裡接近十個月後腸道裡的廢物, 包括羊水、膽汁、粘液,

Advertisiment
以及廢棄的皮膚細胞。

寶寶出生後不久經過母乳餵養, 初乳會促進寶寶消化系統開始運作, 因此一天會有很多次排便, 甚至在24小時內, 多達10次。 如果不是母乳餵養, 而是配方奶, 胎糞也會排出, 只是時間會相對長一點兒。 母乳及配方奶的不同餵養, 形成寶寶的不同便便情況, 只出現在開始的幾天, 往往外觀上仍然相當類似。

如果寶寶在出生後幾天依然排出胎糞, 或者出生24小時內沒有胎糞, 務必聯繫醫生。 這可能是腸阻塞或其他問題的標誌。

接下來的幾周

一旦媽媽形成正常母乳取代初乳, 寶寶的便便會從剛開始的胎糞狀態轉變成為光滑的褐色物質, 隨後呈黃綠色鬆散狀, 有一點點輕輕的氣味。 通過寶寶的排便形狀、頻率,

Advertisiment
對媽媽調整餵養次數、份量有著密切關聯。

喝配方奶的寶寶便便呈黃色、淺棕色到深棕色、綠色, 紋理類似於花生醬, 取決於配方奶的數量。 它們的氣味相對更輕一些, 頻率仍為一天幾次。 配方奶更易導致寶寶便秘, 因此從母乳轉換到配方奶時, 有可能出現便秘。

一個月後, 直到接觸固體食物之前

隨著寶寶的成長, 無論母乳餵養, 還是喝配方奶, 寶寶的排便次數開始變少。 有的嬰兒可能一週一次, 或每隔幾天一次;有的寶寶則至少每天一次。 更重要的還是寶寶攝入飲食與排便的頻率、規律。

開始食入固體食物(通常為六個月以上)

引入固體飲食, 會改變寶寶的排便形狀、顏色、氣味、頻率。 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況,

Advertisiment
父母有必要確認原因:

· 腹瀉:可能意味著寶寶對食物的不耐受。 乳糖是這症狀的普遍原因之一, 同時母親飲食的調整也會有連帶影響。

· 排便出血:這是不正常的現象。 可能由尿布疹導致的皮膚損傷所引起, 或者是食物、牛奶過敏及腸道感染問題。 如果是細小的血絲, 不排除由於便秘而導致皮膚撕破的原因。 保險起見, 帶孩子到醫院確診。

· 如果寶寶的小肚子顯得臃腫、鼓脹, 可能含便秘的問題。 這需要提高液體及纖維的攝入。 但是, 也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腹腔疾病的標誌。 無論什麼原因, 家長千萬不能大意、忽視, 更不能給寶寶服用治便秘的瀉藥, 而是需要請醫生進行專業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