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過敏症狀怎麼辦

相信家長朋友們在平時生活中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寶寶出現過敏症狀之後應該怎麼辦, 寶寶剛出生加上家長對寶寶的身體素質還不太瞭解, 所以出現過敏症狀之後大家都手忙腳亂。 那麼出現過敏症狀之後應該怎麼辦呢, 下面來聽聽母嬰頻道小編的介紹吧。

1)反復出現腹脹、腹瀉、便秘或不明原因的便血;

2)反復出現濕疹、蕁麻疹等皮疹;

3)經常揉眼、揉鼻子, 反復喘息, 經常咳嗽等;

4)經常不明原因的哭鬧、煩躁不安、雙腿蜷縮、不易安撫;

5)生長發育遲緩等。

對於食物過敏的診斷, 離不開詢問患兒病史, 所以家長要注意在就診前先收集寶寶吃了什麼、出現了怎樣的反應等基本資訊,

Advertisiment
以便説明醫生有的放矢地做進一步的檢查, 如過敏食物檢測、腸鏡檢查等, 以便儘快揪出“真凶”。 一旦確診後最主要的手段是回避過敏食物。

1)對於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嬰兒來說, 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寶寶, 需暫停現用的配方奶粉, 試改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 乳母應注意回避引起寶寶過敏的可疑食物。 嬰兒一般延遲至6個月後添加固體食物, 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建議12個月後添加。

2)對於過敏原尚不明確的寶寶, 可以短期採取限制性食療的方法, 即短期內限定只食用很少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大米、瘦肉、蔬菜等,

Advertisiment
待症狀消失後再定期有計劃地引入單一食物, 如1-2周未發病, 則再繼續嘗試下一種食物, 輔食添加中遵循逐一添加、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 以探明寶寶可疑的過敏食物, 對於不過敏的食物可以繼續食用, 而過敏的食物則應回避。

3)對於食物過敏的嬰幼兒, 在選擇食物時還應注意食物的交叉過敏反應, 如對雞蛋過敏者, 也要警惕其他蛋類的過敏, 對花生過敏者, 也可能會對杏仁、腰果、開心果、核桃等堅果類食物過敏。

母嬰頻道小編告訴大家在寶寶出現過敏症狀之後我們一定要注意治療, 要瞭解寶寶出現過敏症狀的原因, 同時對於一些沒有吃母乳的寶寶我們要警惕過敏症狀的出現,

Advertisiment
平時一定要瞭解寶寶的身體狀況, 不要出現過敏症狀之後還不知道, 耽誤了治療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