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出牙階段 輔食該如何添加

寶寶4-6個月的時候, 開始添加輔食, 到1歲以後逐步向成人飲食模式過渡, 在這個階段, 寶寶的飲食習慣逐漸養成。

這個時期, 也是寶寶長牙的重要階段, 媽媽給寶寶添加合適形狀的輔食, 不但能促進長牙, 幫助寶寶練習咀嚼、消化, 甚至對語言能力發育也有説明, 媽媽要用心對待, 不能一直給寶寶吃糊狀食物哦。

寶寶出牙規律

寶寶通常是在6個月左右開始出牙, 2歲-2歲半(有的會到3歲)出齊20顆乳牙, 一般先長下牙再長上牙, 左右牙齒對稱長出。

不過, 寶寶出牙時間的個體差異很大, 有的寶寶可能4個月就開始出牙,

Advertisiment
有的寶寶則到了10個月還沒有出牙。 只要寶寶在1歲以內長出第一顆乳牙, 3歲以內乳牙長齊都是正常的。

出牙不同階段, 寶寶輔食添加有講究

4-6個月:糊狀食物

這個時期, 寶寶雖然還看不到牙齒的影子, 但其實乳牙就像泥土中的種子一樣, 正要發芽。

當寶寶看到成人食物會流口水, 推舌反應(小寶寶的舌頭會對進入嘴巴裡的固體食物或者硬物推出, 防止外來異物進入喉部導致窒息)也逐漸消失時, 媽媽就可以嘗試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 輔食添加原則

輔食添加要從泥糊狀食物開始, 首選穀類食物, 比如強化鐵的營養米粉, 從1勺開始逐漸添加, 遵循由一種到多種, 由稀到稠, 由細到粗, 由少量到多量的原則, 循序漸進。

可以選擇在寶寶心情比較好,

Advertisiment
並且在兩餐之間(半飽)餵食, 這樣寶寶一般比較容易接受, 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 觀察3-5天, 如果寶寶對這種食物很適應, 再添加新的食物。

★ 營養輔食推薦

糙米糊、小米糊、蛋黃泥、蘋果泥、香蕉泥、梨泥、木瓜泥、哈密瓜泥、土豆泥、南瓜泥、番薯泥、胡蘿蔔泥、小白菜泥、空心菜泥、雞肝泥、豬肝泥、肉泥。

7-8個月:容易搗爛的食物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開始出牙, 他會想要你手裡的食物了。 寶寶開始練習吞咽, 多用舌頭和牙齦將食物碾碎。

這時要逐漸改變食物的質感和顆粒大小, 可以嘗試開始餵食稍硬(用舌頭能碾碎的硬度)的輔食, 這樣會鍛煉到舌根, 對以後的語言表達也是很有益處的哦。

比如, 媽媽可以將胡蘿蔔蒸熟到軟爛,

Advertisiment
給一小塊寶寶手上, 讓他啃到滿臉都是也沒關係。

★ 營養輔食推薦

南瓜麵條、絲瓜瘦肉粥、雞肉木耳粥、雞肉青菜粥、牛肉山藥粥、雞蛋羹、魚類等等。

9-11個月:稍硬的塊狀食物

這是寶寶的下頜功能已經越來越發達了, 食物要做成牙床可以咀嚼的硬度, 讓寶寶練習咀嚼。 不過, 寶寶的小牙還不能用力咀嚼, 所以, 也不能急於吃過硬的食物, 一般稍用力就能捏碎的硬度比較合適。

★ Tips:這個時候, 孩子可能更喜歡自己動手抓食物吃, 你可以將胡蘿蔔煮熟切成細長形, 盛在小碗裡, 讓寶寶自己用手拿著吃, 不但可以練習咀嚼, 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12個月以後:逐漸向成人飲食模式過渡

這個時候, 寶寶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磨牙,

Advertisiment
有了乳磨牙以後, 他的咀嚼功力會大大提升, 可以吃更多種類的食物, 寶寶的飲食可以逐步將早、中、晚餐都替換成輔食, 並在兩餐之間加上小點心。 1歲半以內的寶寶, 食物還是要相對細軟一些。

★ Tips:寶寶的飲食要注意食物的多樣化, 提倡自然食物、均衡營養, 每天要攝取不少於400ml的奶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