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冬季腹瀉如何調理

1 及時補充液體

護理拉肚子寶寶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液體, 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 可隨時喂水、米湯、果汁, 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等成分, 可補充因拉肚子、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 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服用方法是將一小袋從藥房購來的口服補液鹽按指示用液體沖調至要求的濃度, 在一天內分多次服用。 服用量的多少以“丟失多少, 補充多少”為原則。

還可以給寶寶喝些胡蘿蔔汁。 鮮胡蘿蔔250克洗淨切碎入鍋,

Advertisiment
加細鹽3克, 適量水煮爛後去渣取汁, 每天分2~3次服用, 有健脾消食止瀉作用。

2 及時調整飲食

拉肚子寶寶飲食治療的原則是:調整飲食、繼續進食。 母乳餵養的寶寶應繼續母乳餵養, 若寶寶不是母乳餵養, 可用其日常食用的奶或乳製品繼續餵養。 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繼續吃已習慣的平常飲食, 如蘋果泥, 每天2~3次, 每次30~60克;蘋果湯, 蘋果1個洗淨切碎, 加鹽0.8~0.9g克, 糖5克, 水250毫升共煎湯分2~3次飲用, 蘋果內含有鞣酸, 具有止瀉作用。 還可以喂些粥、麵條、雞蛋、蔬菜等。 但加工要細、使之容易消化。 避免在拉肚子時變化食物品種或給予不易消化的食物。

3 做好消毒衛生

護理感染性拉肚子的寶寶, 應做好消毒隔離, 食具、水杯、水瓶要經常消毒。 衣物要勤洗、勤曬。

Advertisiment
護理寶寶後的雙手應反復清洗後, 再做其它事情。

4 保護好寶寶的小屁屁

由於寶寶排便的次數增加了許多, 所以會不斷地污染小屁屁。 而且, 拉肚子時排出的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 因此, 寶寶每次排便後, 媽媽都要用溫水(儘量不要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小屁屁, 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 且要勤換洗, 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 如果小屁屁發紅了, 應將它暴露在空氣中自然乾燥, 然後塗抹一些尿布疹膏。

5 注意觀察記錄

護理過程中應注意觀察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顏色及量的變化, 為醫生制定治療計畫提供依據;還要注意觀察病情, 如果寶寶在家治療護理期間病情不見好轉, 出現水樣便次數頻繁, 口渴明顯,

Advertisiment
雙眼凹陷, 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及高熱等症狀, 應帶寶寶到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6 腹部保暖切莫忘

拉肚子的寶寶往往因腸道痙攣引起腹痛, 腹部保暖可緩解腸道痙攣, 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寶寶睡覺時應蓋好腹部, 防止受涼;環境溫度過低時, 可用熱水袋熱敷, 但應掌握溫度避免燙傷寶寶;喝些熱飲料或用溫手揉摸寶寶的腹部。

7 千萬不要禁食

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 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 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 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 只要嬰兒想吃, 就可以喂。 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 奶中稍加些水。 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 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 或哺喂胡蘿蔔水, 新鮮蔬菜水,

Advertisiment
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 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 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 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8 避免交叉感染

媽咪要注意居室空氣流通, 家有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腹瀉寶寶, 防止交叉感染。

病情緩解後可使用丁桂兒臍貼顧護脾胃, 丁桂兒臍貼是天然中藥成份外用貼劑, 兒童用藥更安全。 健脾溫中, 散寒止瀉, 鞏固使用可強健脾胃。

9 不要濫用抗生素

許多輕型腹瀉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藥物治療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媽咪愛等微生態製劑, 思密達等吸附水分的藥物也很快病癒, 尤其秋季腹瀉因病毒感染所致, 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 反而有害;細菌性痢疾或其它細菌性腹瀉, 可以應用抗生素,

Advertisiment
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治療。

10 做好家庭護理

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 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 查找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 以減少腸蠕動, 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 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 防止紅臀發生, 應把尿布清洗乾淨, 煮沸消毒, 曬乾再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