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冬天保暖原則 身體哪能捂and哪兒不能捂

冬天, 在這幾天的暖陽之後, 就要開啟“寒冷模式”, 當然, 咱們的朋友們也要開啟了“被窩模式”。

不過, 大人還是冷暖自知的, 冷了知道添加衣服, 熱了知道脫衣服。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 他們還很小, 不知道用語言告訴自己的媽媽自己冷了還是熱了。 所以, 對於給寶寶穿衣服這件事, 我們的家長很是惱火。

不少家長都在問該如何給寶寶保暖?又該怎麼去辨別寶寶的衣服是穿多了還是穿少了?

今天呢, 我們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寶寶冬季穿衣有哪些講究。 看看寶寶身體上哪些部位可以捂, 哪些部位不能捂~

五大部位要保暖!

Advertisiment

一、腹部

寶寶多動, 褲子容易往下滑;尤其在爬行、父母抱、做遊戲等過程中, 寶寶的上衣經常被撩上至胸腹部。 因為肚子是脾胃之所, 所以保護好肚子其實也就是在保護脾胃。

若小肚子受涼, 易損傷寶寶脾胃功能, 發生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 因此肚子的保暖尤為重要。

小建議:

給寶寶穿戴肚兜或是保暖的小背心都是不錯的方法。 若是寶寶睡覺愛踢被子, 把寶寶放在睡袋裡也是不錯的選擇呦…

二、背部

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 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 所謂“適當溫暖”就是不可過暖, 否則背部出汗多, 汗水變涼後容易因背部濕涼而引起感冒。 所以, 根據寶寶背部冷熱決定穿衣是媽媽們需學會的穿衣法則。

小建議:

Advertisiment

可以給寶寶穿著輕便又保暖的裝束, 比如毛衣啊, 棉質或羽絨的衣服啊。 最好是寶寶活動時也不會束手束腳。

此外, 內衣是寶寶保暖必備的單品!柔軟的棉質內衣不僅具有較好的吸汗性和透氣性, 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 阻斷體熱流失, 使寶寶不易受涼生病。 同時, 柔軟的棉內衣不僅可以吸汗, 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 阻斷體內溫度的丟失。

三、足部

腳部是陰陽經絡交會之處, 皮膚神經末梢豐富, 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 但是寶寶腳的表面脂肪很少, 保溫能力很差, 因此做好寶寶雙腳的保暖工作, 才能更好地保證寶寶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小建議:

很多家長還錯誤地認為寶寶的襪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

Advertisiment
但是襪子厚卻不吸汗, 很容易潮濕, 大量的水分會擠掉襪子纖維中的空氣, 由於少了空氣這種極好的隔熱體, 襪子潮濕時就會使寶寶的腳底發涼, 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

在鞋子的選擇上, 鞋子大小要適合, 可以稍稍寬鬆一些, 質地最好是全棉的, 這樣穿起來柔軟舒服, 而且這樣鞋子裡能儲留較多的靜止空氣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四、肩膀

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踢被子, 於是肩膀就變成最容易暴露在外的部位。

小建議:可以讓寶寶睡睡袋, 這樣睡覺期間肩膀、背、腹部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暖效果;沒有睡袋也可以在寶寶原本睡衣的基礎上加個小背心, 保暖效果也很好。

(注:寶寶睡覺時一定要脫掉厚厚的棉衣改為輕便的睡衣,

Advertisiment
蓋上保暖的被子, 不要穿著衣服睡, 很容易導致感冒。 )

五、手部

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 禦寒能力差, 如果手著涼, 極易導致全身供血不足, 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 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 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便會乘機大量生長繁殖, 引發呼吸道感染。

特別強調

寶寶穿著過於厚重臃腫, 會壓迫到胸部, 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穿著過厚, 還容易造成心煩與內熱。

新生兒離開母體後, 需要逐漸適應外界寒暖的變化, 自己調節體溫, 如果這時給孩子暖衣厚被, 孩子要調節體溫就要出汗, 而體液過多消耗, 就不能適應寒冷刺激。 所以要讓孩子增加戶外活動,

Advertisiment
以增強適應能力。

頭部

半歲到1歲左右的寶寶, 頭髮長得不是太多, 在室外頭部溫度很容易被冷風帶走, 以至於著涼生病。 所以, 外出時要為寶寶常備一頂小帽子, 保持頭部的溫度。 但是不要過於捂, 帽子不宜過厚。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 幼兒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 有1/3是由頭部發散。 頭熱容易導致心煩頭暈而神昏, 所以頭部最容易“上火”, 孩子患病更是頭先熱。

小建議:

應為寶寶選擇柔軟、舒適的帽子, 薄厚適宜, 通風透氣的。 此外, 給寶寶戴個圍巾, 可以防止寶寶體溫向外流失, 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噻~

如何辨別寶寶穿衣是多還是少?

除了大家熟知的摸鼻尖, 摸四肢, 其實最直接權威的是摸寶寶的背心部。

方法:

只要把一個手指(建議用食指,感覺更靈敏精確)從寶寶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寶寶衣服夠了;

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濕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結語:

很多家長因為害怕寶寶凍著,天兒一涼就著急給寶寶加衣服,寶寶發燒了更是認為捂捂出個汗才好得快。其實不然~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不但會影響孩子體質的鍛煉,且穿得太多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

這也是我們反復強調的一個問題,因為寶寶的體溫一般都比老年人和成年人高,而且陽火旺盛,活動量特別大。

穿得太多容易使寶寶一動就出大量的汗,若不能及時給寶寶擦乾汗水、換上乾爽的衣服,很容易讓寶寶著涼生病。

通常寶寶穿著和爸爸媽媽一樣多的衣服就已經足夠了,讓寶寶有機會在逐漸變冷的環境中經一定時間鍛煉,促進身體物質代謝而增加產熱量,從而有效提高機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方法:

只要把一個手指(建議用食指,感覺更靈敏精確)從寶寶後衣領處伸進上背心部,左右橫掃一下,如果手指感覺溫暖舒適,說明寶寶衣服夠了;

如果覺得有發燙感,甚至有濕潤感,說明孩子出汗了,衣服穿多了;如果手指感覺不夠溫暖,就說明孩子衣服不夠,要加衣了。

結語:

很多家長因為害怕寶寶凍著,天兒一涼就著急給寶寶加衣服,寶寶發燒了更是認為捂捂出個汗才好得快。其實不然~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不但會影響孩子體質的鍛煉,且穿得太多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

這也是我們反復強調的一個問題,因為寶寶的體溫一般都比老年人和成年人高,而且陽火旺盛,活動量特別大。

穿得太多容易使寶寶一動就出大量的汗,若不能及時給寶寶擦乾汗水、換上乾爽的衣服,很容易讓寶寶著涼生病。

通常寶寶穿著和爸爸媽媽一樣多的衣服就已經足夠了,讓寶寶有機會在逐漸變冷的環境中經一定時間鍛煉,促進身體物質代謝而增加產熱量,從而有效提高機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