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入園老哭鬧?學學幼稚園老師的止哭絕招!

每年幼稚園新生入園, 孩子的哭聲你還是那麼熟悉嗎?過了一個假期, 再次離開爸媽回到幼稚園, 孩子還會不適應的哭鼻子嗎?

針對愛哭小朋友的防哭絕招來咯, 往下看吧!

不停哭型

入園前的親子活動, 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下玩得都很開心, 但是第一天開始上幼稚園, 便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了, 他們覺得十分害怕、不安全, 所以從爸爸媽媽離開幼稚園那一刻起, 就開始不停地哭, 這樣的情景短則一個星期, 長則一個月有餘。

老師做法

對這種小朋友, 我們首先轉移他的注意力, 給他玩一些玩具, 告訴他幼稚園可以認識新朋友,

Advertisiment
有很多好玩的東西, 告訴他爸爸媽媽來接他的具體時間。 其次, 多抱抱他, 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 增強他的安全感。 如果說理、轉移注意力。 都對此類孩子不起作用, 我們會適當使用冷處理法, 給他一些玩具, 讓他自己去玩, 當組織其他小朋友進行活動時, 會吸引他參加, 並給予一定的關注。

給家長的建議

2~3歲是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家長要理解孩子這種反應, 孩子白天在幼稚園哭得太多, 晚上回到家一定要讓他多喝一些淡鹽水補充體力, 還要讓孩子早睡早起, 睡足9~10個小時。

又哭又鬧型

這種小朋友又哭又鬧, 還把幼稚園的玩具扔得亂七八糟, 吃飯的時候故意把飯弄在衣服和桌子上, 打人、咬人、在地上打滾,

Advertisiment
時不時地開門就要往外跑。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性格比較外向, 個別的比較暴躁, 他們喜歡把不高興發洩在外界環境上面, 對這類小朋友, 我們主要以講道理為主, 讓小朋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並注意多給他愛的關懷。 還會適當地對他的進步進行一些獎勵, 像語言上的表揚和物質上的小紅花等。

給家長的建議

希望家長平時在家裡, 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 讓他學會一些簡單的規則。 另外音樂是撫平小朋友心靈的方法, 在家裡可以放些輕鬆歡快的歌曲給孩子聽, 比如《我愛我的家》、《小小人愛上學》等, 對治療孩子暴躁情緒有積極作用。

幾天後才哭型

小朋友好奇心重, 在幼稚園看到很多家裡沒有的東西,

Advertisiment
立刻產生了興趣, 去幼稚園的前幾天很高興, 不哭不鬧, 也不嚷著叫爸爸媽媽來接, 但是過了幾天, 當他熟悉了幼稚園的生活環境, 知道自己要每天重複時, 就會厭煩, 開始用大哭表示自己的不滿。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懷有對新環境的嚮往心態, 他們性格大多活潑開朗, 喜歡刺激的事物。 利用他們的好奇心, 我們會多介紹在幼稚園裡他還不知道的事物, 比如我們會帶他去別的班級看看, 告訴他哥哥姐姐們都在做什麼。 轉移他的視線也是很好的方法, 小朋友看到新鮮的事物就會很快忘記剛才發生的事情。

給家長的建議

如果寶寶對幼稚園生活沒興趣了, 想回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 家長可以在最初一段時間,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帶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如:手絹、小公仔、水壺)到幼稚園, 起一個間接情感寄託的作用, 在孩子接受陌生的環境和老師夥伴初期起到熟悉、溫暖的情感安慰作用。

心裡默默流淚型

和家長交流的時候, 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在家很開朗的, 什麼都說, 什麼都樂意去做。 但是老師卻發現他們在幼稚園裡不說話, 坐在角落裡呆呆地什麼都不願意做。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表面看上去沒有哭, 但是心裡卻在默默地流淚。 我們的主要做法就是多和他聊天玩耍建立感情, 讓他消除恐懼感, 慢慢熟悉幼稚園生活, 從心底儘快信任老師。 這類孩子甚至比其他類型的孩子更加需要愛, 比如:當看到孩子情緒不好時, 我們可以找一個最可愛最漂亮的毛絨玩具送給他並說:“我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讓孩子感覺老師是可以隨時給予他幫助的朋友。

Advertisiment

給家長的建議

在老師試圖打開孩子心扉的同時, 家長可以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多跟老師交流, 讓孩子看到這樣的親切場面, 幫助老師和孩子儘快建立起感情。

受人影響型

有的小朋友本來在玩玩具, 但看到身邊有小朋友在哭, 不一會兒, 他也會眼淚汪汪, 終於忍不住, 大哭起來。 這也正是所謂的“羊群效應”。

老師做法

這類小朋友容易受人影響, 碰到這樣的情景, 我們會帶他們出去走走, 去操場上玩耍, 把他和愛哭的小朋友分開一會兒, 等他們心情平靜一點兒後, 再慢慢告訴他們:幼稚園是美好的地方, 他們可以在幼稚園獲得好多新鮮有趣的東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時的不適應。

給家長的建議

幼兒對故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貓等幾個形象。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容易被為了説明幼兒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在入園初期,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送入園趕快撤

2、儘早接回寶寶

為了減少寶寶剛入園時的恐懼心理,在頭兩個星期可以稍微早點接寶寶,讓他感受到父母並沒有忘記他。回家路上,最好用關愛的語言與寶寶交流,詢問他在幼稚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心感受到被愛。

3、幫老師多瞭解寶寶

不同的寶寶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於老師更多地瞭解寶寶,更好地照顧寶寶。例如,有的寶寶一哭鬧就要小便等等。隱瞞孩子潛在或已經表現出來的生活陋習或性格,非常不利於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教育。

4、精神準備至關重要

家長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裡交談時,不要使用類似“寶寶哭得好可憐,媽媽好心疼,怕不怕啊……”之類的語言誘發強化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輔以誇獎、鼓勵、正面積極引導為主的語言暗示:比如老師誇寶寶了,表揚寶寶只哭了一小會兒,寶寶真棒、不簡單、真勇敢幼稚園老師真漂亮、幼稚園玩具真多啊、幼稚園有這麼多小夥伴啊……

他們可以在幼稚園獲得好多新鮮有趣的東西,那些哭的小朋友,只是一時的不適應。

給家長的建議

幼兒對故事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小白兔、大灰狼、小花貓等幾個形象。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容易被為了説明幼兒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在入園初期,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送入園趕快撤

2、儘早接回寶寶

為了減少寶寶剛入園時的恐懼心理,在頭兩個星期可以稍微早點接寶寶,讓他感受到父母並沒有忘記他。回家路上,最好用關愛的語言與寶寶交流,詢問他在幼稚園進行了哪些有趣的活動,分享他的快樂,使他從內心感受到被愛。

3、幫老師多瞭解寶寶

不同的寶寶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父母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便於老師更多地瞭解寶寶,更好地照顧寶寶。例如,有的寶寶一哭鬧就要小便等等。隱瞞孩子潛在或已經表現出來的生活陋習或性格,非常不利於孩子儘快適應幼稚園教育。

4、精神準備至關重要

家長接送孩子路上以及在家裡交談時,不要使用類似“寶寶哭得好可憐,媽媽好心疼,怕不怕啊……”之類的語言誘發強化孩子的不良情緒。應該輔以誇獎、鼓勵、正面積極引導為主的語言暗示:比如老師誇寶寶了,表揚寶寶只哭了一小會兒,寶寶真棒、不簡單、真勇敢幼稚園老師真漂亮、幼稚園玩具真多啊、幼稚園有這麼多小夥伴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