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入園後的6點收穫

在寶寶4歲之後, 我把他送去了幼稚園。 自從寶寶上幼稚園以來, 給我提出來許多新的問題, 而且其中不少問題還算得上“難題”, 想必家長朋友們也曾經碰到過, 或者將來很有可能會遭遇它們, 在此總結一下我處理這些問題的收穫, 希望對大家能有些啟發和幫助。

收穫1:化解新零食危機

在寶寶還沒上幼稚園時, 我對他的零食是有所控制的, 所以他也養成了不隨便吃零食的習慣。 在寶寶上幼稚園後的第三天, 他附在我的耳朵上悄悄地說:“爸爸, 我們班有好多同學在幼稚園裡吃一種叫‘辣皮’的零食。

Advertisiment
”我隨口說:“那與你有什麼關係?”寶寶說:“人家都吃, 我饞, 咱也買點唄?”

一句“我饞”觸到了我心靈的軟處, 我忽然想起自己上幼稚園時同伴吃冰棒而自己卻沒有的滋味, 於是就說:“那、那我們也買點嘗嘗吧。 ”一聽這話, 小傢伙高興得手舞足蹈。 下一次上幼稚園時, 我兌現了許諾, 到小賣部裡給寶寶買來3包辣皮。 可是, 回到家之後, 我忽然想起那辣皮是三無產品, 頓時又開始為寶寶的健康擔心起來, 更害怕寶寶會因此養成亂吃零食的習慣。 於是, 我決定讓寶寶不饞人家吃什麼, 繼續保持良好的進食習慣。

從家裡到了幼稚園, 寶寶的生活圈子放大了, 在這個大圈子裡, 寶寶要面臨許多誘惑和負面的影響, 我下定決心, 不再感情化地認為:人家寶寶如何,

Advertisiment
我也要如何, 不可讓寶寶在人群中感到無助和尷尬。 這種想法很容易損害寶寶從小培養起的好習慣, 助長了寶寶在人群中的攀比心理, 對寶寶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面對剛剛入園的寶寶, 我狠下心來, 不再給他買辣皮等小零食。 雖然寶寶哭過幾次, 但我並不心軟——心軟是害了他。 我幫助寶寶學會對抗不良誘惑, 延續良好的生活習慣。 慢慢地, 寶寶在人群中具備了“人家是人家, 我是我”的正確概念, 不再拿別人來為自己找藉口, 於是“辣皮事件”漸漸就化解了。

收穫2:不隨便帶玩具去幼稚園

在上幼稚園之前, 寶寶經常在陽臺上玩最喜歡的玩具——小彈弓。 上幼稚園之後, “學業”忙了, 他也就忘記了這個小玩具。 後來寶寶又想起了小彈弓,

Advertisiment
上幼稚園的時候就要求帶著去, 我答應了。 中午回家的時候, 寶寶一臉的不高興, 我問:“怎麼了?”寶寶說:“讓老師批評了。 ”我問:“為什麼批評你呀?”寶寶說:“老師批評我把彈弓帶到幼稚園裡去, 說有危險。 ”

我馬上意識到, 寶寶帶著彈弓上幼稚園的確有著不小的危險, 在沒上幼稚園時, 寶寶自己在陽臺上玩, 一般不會有什麼危險發生, 但幼稚園是個集體單位, 人員密集, 如果寶寶“發彈”, 擊中一個人的幾率就相當高了。 看來, 上幼稚園的寶寶確實不能隨意將玩具帶到幼稚園去, 特別是具有危險性的玩具更不應該帶。 如果您的寶寶即將入園, 那麼請您務必把好寶寶的玩具關哦。

收穫3:必須早睡早起

原來寶寶沒上幼稚園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也沒感覺時間不夠用, 可是等寶寶上幼稚園之後, 忽然發現時間特別緊張, 以至於很多事都要風風火火地去做。 早晨發現寶寶睡得還香, 就不忍心讓他早起, 為了節約時間, 只好親自給寶寶快速穿上衣服, 再給寶寶餵飯。 其實寶寶自己早就能穿衣吃飯了, 現在倒好, 寶寶重新變成了“嬰兒”。 我意識到“保姆”不能這麼長久地做下去, 於是就向有經驗的父母請教, 他們給我的建議是:不要太“可憐”寶寶, 需要早起就得早起, 畢竟寶寶已經上幼稚園了, 是大孩子了, 可以適當提些硬性要求。

我按照這樣的經驗去做, 下了狠心讓寶寶早起一會兒, 一開始寶寶對早起很不適應, 但漸漸也就好了。 因為起得早了些, 寶寶又有時間自己穿衣服吃飯了,

Advertisiment
我這個“全職保姆”就下崗了。 另外, 寶寶起床早一些, 晚上自然也就睡得早一些, 早睡早起應該是上幼稚園的寶寶的一項素質吧, 原來那種玩到夜半、睡到天亮的方式確實要改一改。

收穫4:給寶寶來點“鎮定”訓練

寶寶上幼稚園需要送, 放學需要接。 按幼稚園的要求, 我每天下午四點半左右來到幼稚園門前的寶寶接送處。 有一天, 我的車子在接寶寶的路上壞了, 抵達幼稚園的時間晚了一些, 等我心急火燎地趕到接送處, 果然看到寶寶已經在那裡哭了——雖然老師還牽著他的手, 可能看到人家都走了, 只剩下自己, 感覺挺害怕的吧。 我把受了“驚嚇”的寶寶接回家之後, 感覺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沒有事先安排訓練, 讓寶寶有“鎮定”等家長的習慣。

收穫5:對老師的話不要太敏感

寶寶上幼稚園兩周後,給我捎回一個話:老師讓你下午去找她。我心裡一驚,開始忐忑不安起來。我問寶寶:“有什麼事嗎?”寶寶說:“不知道。”

下午,我到辦公室找到寶寶的老師,由於是第一次以家長的身份見老師,所以有些緊張。果然不出所料,是因為寶寶學習成績不怎麼好。老師說寶寶在班上年齡最小,她們教的一些東西寶寶有些跟不上,讓我在家裡多輔導一下寶寶。說心裡話,我覺得寶寶成績差確實讓我感覺有失臉面,於是我向老師保證,要在家裡好好輔導他。

寶寶再次放學回家後,我拒絕了他到樓下玩的要求,而是讓他拿出幼兒教材開始輔導,當時感覺自己幾乎在強迫寶寶一遍又一遍地認字母、寫數字。不出幾天,我發現寶寶不但開始討厭我這個爸爸,而且開始討厭上幼稚園了。

面對這種情形,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失誤:我對老師的話太敏感了,這種敏感挫傷了我“望子成龍”的自尊,因此我對寶寶的輔導帶有強迫色彩。輔導寶寶時我只顧及了自己的感受,而沒有顧及寶寶的感受,用了一種機械的、沒有技巧的方式,破壞了寶寶的興趣,損害了父子關係,為了大人的“自尊”而進行輔導,確實有些得不償失。看來我需要看看如何輔導上幼稚園的寶寶的書籍,更要學會如何客觀平靜地理解老師對寶寶的評價了。

收穫6:維護老師在寶寶心中的地位

寶寶放學回家後,交給我一個紙條,是老師的一個通知:今天晚上電視臺播放“寶寶樂園”,家長要陪寶寶一起看。寶寶強調了一下:“老師說了,讓爸爸和我一起看。”到了晚上,我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寶寶叫我:“爸爸,來看電視了。”我說:“你自己看吧,我有事情要做。”寶寶說:“爸爸,是老師讓你和我一起看的。”

自從上幼稚園以後,寶寶就有了“老師崇拜”意識,動不動就說這事是老師讓做的,那事也是老師讓做的,我這個爸爸的地位在寶寶的眼中已經屈居第二了。今天又是“老師讓一起看的”,我正忙著呢,不看!但轉念一想:不看不行,我有責任維護老師在寶寶心中的地位,如果我不能很好地執行老師的要求,就會給寶寶一種誤導,這種誤導會潛意識地造成寶寶與老師的對抗,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想到這裡,我趕緊放下自己的任務,耐心地與寶寶一起看完了電視節目,並且對寶寶說:“你們老師讓看的節目真不錯!”寶寶一聽,眼睛都有些放

讓寶寶有“鎮定”等家長的習慣。

收穫5:對老師的話不要太敏感

寶寶上幼稚園兩周後,給我捎回一個話:老師讓你下午去找她。我心裡一驚,開始忐忑不安起來。我問寶寶:“有什麼事嗎?”寶寶說:“不知道。”

下午,我到辦公室找到寶寶的老師,由於是第一次以家長的身份見老師,所以有些緊張。果然不出所料,是因為寶寶學習成績不怎麼好。老師說寶寶在班上年齡最小,她們教的一些東西寶寶有些跟不上,讓我在家裡多輔導一下寶寶。說心裡話,我覺得寶寶成績差確實讓我感覺有失臉面,於是我向老師保證,要在家裡好好輔導他。

寶寶再次放學回家後,我拒絕了他到樓下玩的要求,而是讓他拿出幼兒教材開始輔導,當時感覺自己幾乎在強迫寶寶一遍又一遍地認字母、寫數字。不出幾天,我發現寶寶不但開始討厭我這個爸爸,而且開始討厭上幼稚園了。

面對這種情形,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失誤:我對老師的話太敏感了,這種敏感挫傷了我“望子成龍”的自尊,因此我對寶寶的輔導帶有強迫色彩。輔導寶寶時我只顧及了自己的感受,而沒有顧及寶寶的感受,用了一種機械的、沒有技巧的方式,破壞了寶寶的興趣,損害了父子關係,為了大人的“自尊”而進行輔導,確實有些得不償失。看來我需要看看如何輔導上幼稚園的寶寶的書籍,更要學會如何客觀平靜地理解老師對寶寶的評價了。

收穫6:維護老師在寶寶心中的地位

寶寶放學回家後,交給我一個紙條,是老師的一個通知:今天晚上電視臺播放“寶寶樂園”,家長要陪寶寶一起看。寶寶強調了一下:“老師說了,讓爸爸和我一起看。”到了晚上,我正在做自己的事情,寶寶叫我:“爸爸,來看電視了。”我說:“你自己看吧,我有事情要做。”寶寶說:“爸爸,是老師讓你和我一起看的。”

自從上幼稚園以後,寶寶就有了“老師崇拜”意識,動不動就說這事是老師讓做的,那事也是老師讓做的,我這個爸爸的地位在寶寶的眼中已經屈居第二了。今天又是“老師讓一起看的”,我正忙著呢,不看!但轉念一想:不看不行,我有責任維護老師在寶寶心中的地位,如果我不能很好地執行老師的要求,就會給寶寶一種誤導,這種誤導會潛意識地造成寶寶與老師的對抗,會給寶寶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想到這裡,我趕緊放下自己的任務,耐心地與寶寶一起看完了電視節目,並且對寶寶說:“你們老師讓看的節目真不錯!”寶寶一聽,眼睛都有些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