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入園後家長如何進行教育

1、教給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在 幼稚園中, 有一個孩子看到一個小朋友在玩一輛漂亮的小汽車, 就希望一起玩。 一開始這個孩子只盯著小朋友, 不說話。 當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時, 就撲上去, 一把 推開那個小朋友, 搶了小汽車……這僅顯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現。 因此, 在平時的生活中,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如何熱情地邀請小朋友一起玩, 如何與小朋友一 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 在家中, 父母要有意識地教孩子學會使用一些禮貌用語, 如“請”“謝謝”“對不起”, 大方地向別人問好等。 孩子說話時, 教他清晰地表達 自己的意願。

Advertisiment
例如, 當孩子想去廁所時, 應該說“我想去廁所”的完整句子, 而不要讓他用意義含糊的習慣語代替。

2、及時鼓勵孩子在幼稚園的進步;當 孩子在幼稚園取得了一點進步, 如學會一首歌, 一支舞, 學會寫自己名字……父母應及時鼓勵。 鼓勵形式可以是送他一個小禮品, 在家人面前大聲表揚等等。 通過這 種方式, 孩子會深刻體會到幼稚園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 加深對幼稚園的情感。 對不容易適應的孩子, 父母應該儘量避免問他“今天在幼稚園老師對你好嗎?” “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嗎?”等等, 避免讓孩子的記憶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緒體驗中。 如果孩子說不喜歡幼稚園, 或者不喜歡老師, 父母應該轉移孩子的注意 力,

Advertisiment
避免與他談幼稚園的事。

3、積極參與幼稚園教育活動;入 園之初, 父母要主動幫助老師全面瞭解自己的孩子, 向老師價紹孩子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等。 讓老師真實地掌握孩子的特點, 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徑接近孩子, 使 孩子對教師形成信賴、依戀的心理。 幼兒入園後, 父母同樣應該把孩子在家裡的情緒、表現告訴老師, 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樣既可以從老師那裡獲得指導孩子的 方法, 也有利於老師採取積極的措施來消除孩子的顧慮、不安, 促進孩子的成長。

4、在孩子面前正確評價老師;在培養孩子方面, 父母和教師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 父母首先應該信任教師, 才能協同教師工作。 千方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Advertisiment
議論、指責教師。

剛 入園的孩子, 需要對老師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 父母應該幫助他們維護教師形象。 所以, 當孩子對父母說:今天, 我們畫菠 蘿啦, 我畫得可好呢, 但老師沒有讓我‘上牆’父母不應該說:你們那個老師偏心。 ”明智的父母應該說:那是因為老師認為你能夠畫出比這一次更好的菠 蘿, 他等著你下一次的鳳梨呢!然後, 私下裡再與教師交流孩子的表現和情緒。 記住, 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維護老師的形象, 而不是相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