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入園前的心理準備

? ? 孩子一般關注于眼前, 他們在入園之前不會因為想到過幾天就要離開家了, 而提前有什麼心理上的不適。 他們還沒有經驗, 不能想像離開家庭到一個新的地方會遇到什麼樣的境遇, 也就不會因此產生不良的情緒。 但家長不同, 孩子長到三歲, 就不得不離開了。 經驗告訴家長:家中已有的生活狀態是安全可靠的, 突然要將孩子交給陌生人, 生活在一個不瞭解的環境中, 孩子肯定會受不了。 這些顧慮給家長造成不安全感, 他們感到焦慮, 而這些情緒又會直接傳導給其他家庭成員以及孩子。 所以,

Advertisiment
孩子入園前的心理準備主要是家長的心理準備。

?

家長的心理準備? ? 大自然給人類的生存方式, 帶給父母一種天然的心理狀態——將自己的寶寶緊緊地抱在懷裡, 才能使自己心中安穩。 職業媽媽們剛剛恢復上班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 這時一般將孩子託付給老人, 或者請一位可靠的阿姨照看。 在經歷了一段不放心造成的焦慮後, 逐漸適應了每天早晨離家, 傍晚下班後將孩子擁入懷中的生活方式。 由於孩子發展需求, 經過考察比較, 終於費盡心思地選好了幼稚園。 雖然理智告訴自己應該相信幼稚園, 但是還沒有經歷一個驗證的過程, 總會無意識地一陣陣心中發慌, 感到焦慮。 這種感覺會傳導給孩子, 造成孩子提前對幼稚園過渡在乎,

Advertisiment
使之成為孩子心目中一個神秘的地方, 在還沒有體驗的時候就充滿了各種不切實際的想像, 給孩子正式入園後的體驗和感受帶來困難。

父母心理準備? ? 冉冉的媽媽工作非常忙, 每天早晨八點出門, 晚上六點回家, 平時孩子由奶奶照顧。 雖然對老人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些不滿, 但兩年半的時間裡孩子沒出過什麼問題。 現在, 冉冉的媽媽發現, 奶奶過度的精心護理可能會對冉冉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於是決定將孩子送到離家不遠的一所幼稚園開辦的蒙氏班。 做決定之前, 她詳細地考察過, 覺得蒙氏班的硬體不錯, 老師也溫和可親, 感到非常滿意, 於是回家做家庭成員的工作。 為了說服家人, 她熱情洋溢地介紹幼稚園如何如何好,

Advertisiment
如何如何是個孩子的樂園, 搜尋盡可能美好的詞彙, 感染了家裡的每個人。 ? ? 但是在上班時, 或者一個人走在路上, 她還是會心裡一陣陣莫明其妙的發慌, 大腦中不斷地出現小冉冉在別人懷中向媽媽伸著小手掙扎著痛哭的情景。 其實這幅圖像是自己有時候要加班, 冉冉在奶奶懷中的樣子。 但如果將奶奶換成那位年輕的老師, 她就受不了。 她無數次的想像老師在她離開後怎樣的安慰冉冉, 或者相反, 在自己離開後, 將冉冉扔到牆角, 惡狠狠對孩子說:“哭吧!”每次想到這裡, 冉冉媽眼淚就會禁不住流出來。 為了不影響孩子對幼稚園的好感, 她一次次地對冉冉說:“幼稚園可好了, 老師可好了!”不斷地向孩子介紹幼稚園生活的美好情景。
Advertisiment
? ? 實際上, 冉冉媽向孩子描述幼稚園時, 同時也是在說服自己。 這時候她已經將自己焦慮傳遞給了孩子, 使“幼稚園”這三個字成為冉冉心中神秘莫測的詞彙, 由於沒有實際的體驗作為內涵填充, 冉冉會感到不安全。 ? ? 冉冉還有兩個月才入園, 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個月, 媽媽開始出現一些不良的情緒狀態, 回家後莫明其妙的找茬, 與冉冉的爸爸吵架, 使得家庭氛圍異常緊張。 這種氛圍也給冉冉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 ? 人類在面對改變了的環境的時候, 會產生焦慮情緒, 因此在改變一種業已習慣的生活方式之前, 要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準備, 否則進入新生活的時候, 已經被前期的焦慮折磨得身心疲憊,
Advertisiment
無法克服新環境帶來的衝突, 更無法理智地關懷、感受孩子。 ? ? 所以在孩子入園前期, 夫妻雙夫要互相傾聽。 如果有些疑惑不能在家庭範圍解決, 就立刻去諮詢或考察, 努力調整心態, 將所有的困惑都解決, 使自己可以放鬆地對待孩子入園這件事。 家長不再焦慮, 就不會一遍遍地在孩子面前講述幼稚園, 也不會給孩子造成緊張的家庭氛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