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先天具有愛好意識

咋一看題目都覺得別捏, 他們剛擁有懵懂的意識, 說男女有別是不是有點誇張啊其實男女有別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遺傳因素, 和年齡意思並沒有決定性的原因。

歡玩洋娃娃, 小男孩更愛玩玩具汽車, 這是天生本能反應還是後天環境影響下的選擇?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觀察發現, 嬰兒對玩具的不同偏好或許由性別基因決定, 而非來自社會環境影響。

男女有別

美國德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研究人員設計出一個簡單測試, 觀察3至8個月大嬰兒對玩具的喜好。 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尚未不具有性別意識,

Advertisiment
無法區分自己和他人性別。

研究人員把17名男嬰和13名女嬰安置在汽車座椅上, 然後在他們面前放上一個類似木偶劇院、掛有幕布的小展示盒, 裡面放著一個穿粉色衣服的洋娃娃和一輛藍色玩具卡車。

10秒鐘後, 幕布落下又升起, 洋娃娃和玩具卡車的位置調換, 再展示10秒。

這個過程中, 研究人員運用眼球跟蹤技術, 觀察30名嬰兒將視線“鎖定”在哪個玩具上的時間更長, 從而推斷不同性別的嬰兒對哪類玩具更感興趣。

測試結果顯示, 女嬰盯著洋娃娃看的時間明顯長於玩具卡車。 而相比之下, 男嬰關注藍色卡車的時間更多。

推翻陳見

以往一些理論認為, 成人通常把“女孩就該玩娃娃, 男孩就該玩汽車”的固定思維模式“強加”給孩子,

Advertisiment
從而導致男女對玩具的喜好差異。

由於接受測試的嬰兒完全沒有性別意識, 因此他們對玩具產生不同偏好應該與社會環境因素無關, 而是源自基因, 屬於天生反應。 成人對孩子的思維“灌輸”只不過是強化了這一本能。

研究人員解釋說, 在玩具喜好方面“男女有別”的原因或許可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 男孩喜歡玩汽車和球類玩具, 因為這些玩具涉及物體的移動, 動作激烈。 這種喜好可能與男性在遠古時代捕獵和尋找配偶的能力有關。

女孩更願意玩洋娃娃, 則與女性自古以來養育後代、幫助家族繁衍生息的“天職”有關。 科學研究發現, 色彩溫馨的玩具能增強女性在撫育後代方面的天性。

性別因素對玩具偏好的影響不僅限於人類。

Advertisiment
非洲青猴對玩具也表現出性別差異。

公猴在實驗中玩汽車和球的時間多於母猴, 而母猴擺弄洋娃娃和玩具鍋的時間更長。 對於較為“中性”的玩具, 如圖畫書和毛絨玩具, 公猴與母猴的關注時間幾乎相同。

些參加測試的嬰兒雖然沒有性別意識, 但他們從小就接受父母“女穿粉、男穿藍”的打扮, 女嬰得到的玩具多是洋娃娃, 而男嬰身邊則堆滿小卡車, 因此他們在測試中的反應已經多少受到一些人為因素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